 |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徐文姬(右)为宣讲团代表授聘书 |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国掀起党史学习浪潮之时,宁波市教育局、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组建党史学习“理论讲师团”和“大学生宣讲团”,在教育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百年百课进百校”宣讲活动。5月14日下午,启动仪式暨首课宣讲在效实中学东部校区开启。 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银绍,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徐文姬,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巡回指导组组长李承戍,以及(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宁波市中共党史研究学会、现代金报社相关负责人,宣讲团成员代表,效实中学师生代表等3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摄影 王国海 宣讲团成员将百年党史讲给学生们听 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帆,市史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邬建麟,宁波大学学生理论宣讲团宣讲员把安丹,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生薄金阳进行首课宣讲。他们通过《最后一颗子弹》《国防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穿越百年寻红色初心》《到班公湖去战斗,我在海拔4500米的请战》四个主题,向同学们展示百年波澜壮阔党史中那一颗颗闪亮的珍珠。 抗日女英雄李林在1940年日伪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时,为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而被敌人包围,她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姜帆在宣讲时告诉同学们,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勇气坚毅前行,当我们茫然无措时,就想想那些在黑暗中为了光明牺牲的人吧。 百年党史是我国的国防不断强起来的历史。邬建麟博士告诉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大的国防背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改革是动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把安丹的微党课从一封信开始说起。2021年初,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在前往北京参加两会之前,收到了一封表述初心的信。写信的是浙江理工大学在校本科生陈鑫,他在前往四川乐山参加支教服务前,向袁晶提了一个问题:我希望知道,作为前辈,您怎样理解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借着这个问题,把安丹带着同学们穿越百年寻红色初心。 2020年,正在部队服役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生薄金阳向连队党支部写了一封请战书。他在请战书中说:“请让我到班公湖去战斗,此刻海拔4500米的高寒缺氧无法压制我胸中燃烧的热血,哪怕洒尽热血,失去生命,也要让来犯之敌有去无回……”一年后,他站在了学校的报告厅里,向大家讲述这封请战书背后的历史、军魂和绝不后退、以命相搏的军人气概。 学生感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毅前行呢 四名宣讲人,一个小时的宣讲,300名坐在台下的师生肃穆地倾听。退场时,2304班的洪同学和史同学告诉记者,这样的讲述让他们对百年党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些党史中的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正如宣讲人说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毅前行呢?”而对宣讲团成员、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把安丹来说,这样的宣讲也是一次自我锻炼。“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把党史宣讲出去。” 接下来,宣讲团成员将陆续走进全市的高校和中小学校,将百年党史讲述给学生们听。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百年百课进百校”活动,将通过分层分类开展宣讲、灵活多样创新宣讲、社会实践一线宣讲等活动和方式,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讲透彻,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奋力争当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