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奠基未来 砥砺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宁波跑出加速度

下一个十年 以“模范生”的姿态再出发

    201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时间为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砥砺十年,奠基未来。

    办好学前教育,国家高度重视有着坚强决心。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之后十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国字头”文件,以及连续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相继发布,更是步步发力,推动着我国学前教育向着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实现实质性跨越。

    而这十年,宁波始终坚持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全方位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财政性经费投入总量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学前教育的保障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加强在职培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扶持和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资源标准化和优质化比例。现今,宁波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合理、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监管完善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十年前行,宁波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用砥砺奋进的精神,书写学前教育时代新答卷,展望未来,脚步铿锵,宁波仍将继续以“模范生”的姿态,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下一个十年,再出发!□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通讯员 曾洁女 张苗妙

    保障落实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破题解困

    如何解决孩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十年前,是学前教育最突出的难点之一。

    理顺管理机制、政府主动作为,是化解“入园难”的当务之急。过去,各级政府尽管明确各自统筹和各部门协作的管理体制,但对彼此职责并不清晰。十年里,随着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管理中的职责更加明晰。

    2020年,《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在管理体制方面,做出具体部署,明确各区县(市)政府承担推动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管理指导责任。

    十年事业发展的数据,足以证明宁波对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持续投入力度之大。

    2011年,全大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8.46亿元,2020年全大市投入32.52亿元。各区县(市)财政投入逐年提高,到2020年,各区县(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均达到8%以上,70%的区县(市)达到了10%以上。自2011年,宁波市教育局制发《宁波市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来,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逐年稳步递增,由2011年的3000万增加到1个亿,主要用于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保障补助、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补助、幼儿园办学环境和等级提升奖补、非编教师收入及师训经费补助、幼儿园课程改革及教科研活动经费等。

    此外,宁波大力扩展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学前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连续几年将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实在在地将学前教育这桩“民生小事”摆在宁波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位置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