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奠基未来 砥砺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基础建设、扩充优质资源

幼儿园建设紧贴城市发展脉搏

跃龙中心幼儿园参加浙江省体育大会 通讯员供图

    一座座宽敞明亮、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幼儿园遍布城乡,孩子们在这里尽享快乐童年,一幅幅幸福画面的背后,是政府主体责任的层层落实,是学前教育城乡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年来,通过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新(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宁波学前教育城乡服务体系建设已驶入“快车道”。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钟婷婷 林涵茜

    通讯员 王蓉 施海晓 张文韬

    大力度保障 城乡基础建设

    随着城市中心北移,宁海县桃源街道陷入适龄入园幼儿人数不断增加但公办幼儿园缺乏的窘境。

    2020年9月,投资2.1亿、占地18亩的桃源中心幼儿园建成,首批招生254个,很好地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窘境。近五年,桃源街道新增6所公办幼儿园,进一步缓解老百姓“入好园”的需求。

    近十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城乡基础建设,宁海县教育局分别出台了《宁海县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宁海县幼儿园扩容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宁海县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共完成学前教育提升工程50余个,新增学位9720个,总投资约18亿元。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94所,公办园25所(包括园区共46所),公办招生覆盖率53.9%,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100%,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93.6%,全县学前教育发展逐步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多举措扩充

    城乡优质资源

    崭新的园舍,将近1000平方米的户外运动场,宽敞明亮的教室……跃龙街道新星幼儿园旧貌换新颜,给了孩子们一个全新而又充满童趣的成长环境。

    新星幼儿园原来勉强达到三级标准。2018年,该园开始筹划扩建园所,同时将小规模的小天使幼儿园合并过来,让幼儿园建造基本达到二级标准。2011年,宁海县尚有146家低小散民办园。通过制定实施《宁海县薄弱幼儿园提升整治行动》,加大撤并、提质力度,于2012年完成了所有无证园的整治,2019年完成了所有准办园、小区配套园的的整治,全县幼儿园逐渐呈现“规模大、环境美、条件优”的特点,69所民办园均达省三级以上,全县幼儿园等级覆盖率达100%,超前完成省市目标。通过逐级逐层的辅导,各中心园与民办园发展迅速。

    学前教育管理中心许佩娣主任说:“宁海县所有公办幼儿园都已形成富有园本特色的‘一园一品’文化体系,69所民办园都评上等级,其中55所评上普惠性幼儿园,不断优化了全县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新区学前教育体系 经历“蝶变”

    “我们汇佳幼儿园是宁波杭州湾新区的第一所幼儿园。当时不论是师资还是招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回想起幼儿园刚创办时的艰辛,汇佳幼儿园园长刘辉感慨地说。

    原先辖区内仅庵东镇开办了幼儿园,离新城板块有一定距离。为解决新城板块人才子女入园需求,新区自2014年于新城板块开办了第一家幼儿园——汇佳幼儿园。小班墨菲家长说:“我们是外地来的,孩子上幼儿园要跑十公里,特别不方便。现在有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园所又新又漂亮,老师负责,硬件和软件都很好。”

    2016年,杭州湾新区正式开办第一家公办幼儿园——世纪城白鹭园幼儿园,园长许建秧说:“我们幼儿园作为第一家公办园,是和新区同呼吸,共成长的。”

    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新城板块内已有13家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3400名,为2014年的39倍;普惠性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园3090名,普惠园在园覆盖率为91%,基本解决了辖区内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保障适龄幼儿能上得了幼儿园,上得起幼儿园。

    作为宁波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宁波国家高新区同样吸引着无数能工巧匠和创业精英落地安家。如何为这片城市新热土上的人们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高新区自有高招。

    2012年春,高新区第三幼儿园宝韵分园开园;同年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锦诚园区开园;2013年秋,高新区第三幼儿园景苑园区开园;2015年秋,高新区第二幼儿园凌云园区开园;2016年秋,高新区第一幼儿园华城园区开园;2017年秋,高新区第三幼儿园逸墅园区开园;2019年秋,高新区第一幼儿园翔云园区开园……

    截至2020年,高新区共有幼儿园11所(辖18个园所),在园幼儿达到4000余名,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和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7%以上,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满足高品质 学前教育需求

    在哪里新区普惠园占比高,那么如何保障普惠园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了学前教育的重头工作。2019年杭州湾新区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明确幼儿园教师的平均收入至少与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持平,鼓励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都申报普惠园。

    “我们集团的幼儿园是新城板块里体量最大的,自2015年开办第一家幼儿园起,已经发展到6家幼儿园,其中5家是普惠园,园所皆按一级园要求建造。”青苗荟江岚苑幼儿园倪爱平园长介绍。去年,青苗荟教育集团5家普惠园去年共获得600万元补助,这笔钱不仅保障了教师的收入,还保障了园所的稳定发展。

    说起这个,庵东三级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的园长胡玲玲也感同身受:“疫情期间,很多幼儿园都面监着倒闭,我园则有了补助经费,缓解了我园的压力,稳定了教师队伍。”

    同时,为强化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新区以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办园行为督导等为抓手,推进新城板块各幼儿园争创优质园。

    为提升乡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2020年8月原普惠园庵东镇东一幼儿园、西二幼儿园正式加入民转公幼儿园的队伍,由此开启庵东镇园实验幼儿园集团办园模式。

    未来10年,新区新投用和在建幼儿园15所以上,宁波北部品质化、国际化教育高地如约而来,新区将持续以民生为导向,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子女教育及教育质量问题,最终使得人才不仅愿意在新区发展,同时安家在新区,扎根在新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