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浒山街道第二实验幼儿园 通讯员供图 |
 |
白沙街道第二中心幼儿园 通讯员供图 |
“一次搬迁就是一次成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蜕变自我,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自我成长。”看着古塘街道文化艺术幼儿园旧貌换新颜,园长刘旭南感慨地说道。 2010年,慈溪市率先实施学前教育规范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幼儿园总数,提质提优;整改无证园,巩固整治;“名园+新园”模式,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十年来,慈溪学前教育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孩子们“有园上、就近上、上好园”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通讯员 龚益聪 无证园整改 实现资源整体优化 2个活动室,1个卫生间,孩子每天的午睡,是睡在搭拆的通道里,这是创建于1999年的古塘街道文化艺术幼儿园最早的模样。当时,幼儿园环境非常简陋,全园仅有几间小房子。为了改善条件,2005年,幼儿园搬到一幢小别墅里,有了小操场,有了午睡室,但还是不能满足孩子们日常的活动需求。 2015年,在慈溪市出台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提升计划中,幼儿园被列入“低、小、散”整治对象,街道政府鼓励异地新建或改建成符合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标准的优质幼儿园。在街道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现有园所的一幢厂房,在按照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标准改建后,幼儿园实现华丽转身,彻底告别了“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 薄弱幼儿园改造提升专项行动,经过十年努力,慈溪全市停办薄弱幼儿园50多所,整改提升幼儿园70多所,园均规模由6班扩大到9.4班,等级幼儿园覆盖率由52%提高到99.3%,学前教育底部明显抬升。 2015年,慈溪还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百日攻坚战,周巷和观海卫两镇通过联合执法完成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9所。至此,慈溪市无证办园实现清零。 为巩固整治工作成果,慈溪市健全无证办园行为预警机制,对无证办园行为早发现、早处置,做到关口前移、早字当先,严防无证办园行为滋生。 减少幼儿园总数 增加总规模 慈溪坚持城乡统一规划要求,整改慈溪市“低、小、散”幼儿园,统筹落实慈溪市幼儿园网点布局规划。坎墩街道有两家上世纪90年代举办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分别是童望实验幼儿园和开发幼儿园,两个园所合计9个班级,280名幼儿,街道政府多次与两家幼儿园举办者协商要求幼儿园转型升级但未成功。 为了促进全街道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的提升,2015年,坎墩街道按省一级标准新建的实验幼儿园即将开园,同时第二实验幼儿园需要扩大招生,于是街道政府针对两家幼儿园制定专门的整改方案。 经过与举办者的协商,两家幼儿园于9月关停,280名幼儿由实验幼儿园无条件接收入园,两家幼儿园的所有教师以自愿选择的方式加入到实验幼儿园大家庭中。 慈溪市坎墩街道实验幼儿园徐新芳园长说:“这次幼儿园合并让坎墩更多的家庭和幼儿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整改中的一个普通案例,是政府大力支持学前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更为慈溪更多低小散幼儿园的撤并提供了坎墩样板。” 经过三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和2010年相比,慈溪市幼儿园总数由254所减少至158所(215个园区),总规模由1543班增加至2015班,在100%满足学前三年入园需求基础上预留有10000多个托班学位。 目前慈溪市已建成布点合理、供给充足、发展均衡的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体系,无论城乡,所有幼儿均可“就近入园、方便入园、放心入园”。 公办、民办齐发力 扩大幼儿园资源 2010年到2021年,公办幼儿园从20个增加到80个,公办园招生覆盖率从10.9%提升至52.6%,并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作为提高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占比的重要途径。 目前,慈溪市已实现新建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城乡全覆盖,为了能够满足家长们的需要,慈溪还实行民办和公办幼儿园并轨发展的模式,让各地家长都可以有多元化的选择。 “2016年初,我一个对教育一无所知的人,开始筹建幼儿园。在筹建过程中,政府给了很大的支持。终于在2018年9月,观海卫镇卫山实验幼儿园正式开园。”幼儿园的举办者陈灵松回忆道。 2015年,慈溪市第二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出台,对民间资本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提出很多优惠政策,在规划、用地、资金、登记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 如今的卫山实验幼儿园已经成为一所老百姓认可赞赏的优质幼儿园,先后获得浙江省绿色环保学校、宁波市平安4A学校、宁波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十年来,民间资本在慈溪新建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8000余个。在慈溪,像陈灵松这样的本地企业家还有很多,他们帮助政府解决困难,也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用心打造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内心无比欣慰,收获满满的成功感,他们表示用这种方式反哺社会很美好。 “名园+新园”模式 提升整体办园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慈溪组建五个以一级幼儿园为龙头的市级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推动区域多元、全面交流融合,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慈溪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与龙山、周巷等边远镇新建幼儿园结成发展联盟,开启“名园+新园”模式,快速提升联盟对象办园水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基地园作用,培训管理人才,慈溪市内镇级新办公办园园长分批集中到实验幼儿园进行为期1个月跟岗学习。 同时,慈溪积极推动镇(街道)级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行镇(街道)教办与镇级辅导园工作的捆绑式考核,实现区域内幼儿园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慈溪市农村地区一级幼儿园实现零的突破,新增5所;二级幼儿园由11所增至69所,优质幼儿园比例和招生覆盖率与慈溪城区基本平衡。 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所有百姓的朴素愿望。慈溪将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为目标,继续努力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更加均衡、更加优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