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拿“阳刚教育”当性别歧视的幌子

    近日,有网友反映长沙市高新区教师招聘中对同一岗位分性别录取,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男性应聘者仅考取4分就进入了复审。长沙市高新区教育局解释原因,表示对同一岗位男女分开招聘是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而部分学生不够阳刚,阴柔之气过重,提升男性教师的比例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

    (5月27日中新社)

    岗位分性别录取,男性4分就进复审。这波疑点重重的招聘,不得不叫人浮想联翩。面对舆论质疑,涉事部门的回应也很无厘头,其言之凿凿“学生不够阳刚,提升男性教师比例”。

    的确,目前小学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中立的局面,并没有直接的弊端。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女性更青睐于教师这份工作,师范院校的女生也远比男生要多。这种心理结构和生源结构,必然传导到就业市场,也必然会导致教师招聘中女考生更多,必然会导致学校中女教师占据多数。这是客观事实,枉顾事实、强加“矫正”,只会人为制造性别冲突,只会严重损害公平、平等的价值秩序。

    小学生阳刚之气不够、过于阴柔,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解决一个问题,绝不能以制造另一问题为代价。更不用说,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更多的男教师就能让学生变得更阳刚!须知,阳刚教育绝不等同于“男教师来上课”,而是必须诉诸于一整套完整的三观培育、性格养成、课程设置体系,同时也需要社会文化的正确引导,需要家庭和父母的协同配合。“阳刚教育”是科学,只能依靠专业经验、专业引导,而切不可基于想当然的偏见和“土办法”。

    “提升男性教师比例,让学生更阳刚”,这是偷换概念,也是对性别歧视的美化。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阳刚教育更是如此。职能部门所能做的,就是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尊重教育科学、尊重教师权利。切不可急于求成、剑走偏锋,一步错步步错。    然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