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读物采购和审查责任机制,按照“谁先用谁负责”原则

加强内容把关 确保开卷有益

学生举着自己心爱的书籍。记者 张培坚 摄(资料照)

    市教育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加强读物管理”是其中之一。那么,我市中小学校的校园读物多不多?读物的内容质量如何?这些读物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所学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图书角、“开放书架”…… 校园书香浓,课外读物多

    宁波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总体比较丰富,校园里,除了图书馆,很多教室还有“图书角”,大都设置在休憩区、娱乐角、长廊等地方,也会有“开放书架”放置,学生们不需要办任何借还登记手续,便可以随时取阅。记者行走其间,“书香校园”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么,这些读物由谁采购,内容又如何呢?

    记者从宁波市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都有一套学校自己编印的校本读物《经典诵读》,内容是历代中华优秀诗词和古文名篇;“每个学生会从家里带一两册图书来;另外有20本左右的课外书,一般由老师推荐书目,家委会采购;还会有一些来自各界的赠予,如六年级学生毕业时,有时会转赠图书给学弟学妹们,有时学校所在的社区等单位也会来赠送图书。”该校语文教师、宁波市名班主任茅燕琴告诉记者,校本教材和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目,以及进入校园的赠予类书籍,学校方面都进行内容的把关和审阅,确保开卷有益。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作为教育装备的内容之一,一部分由装备管理中心等上级部门配发下来,另有一部分是学校从新华书店等正规出版单位采购而来,内容方面都可以放心。班级图书角、校园‘开放书架’上的读物,由各班师生推荐,不仅有推荐人的署名,学校教导处、班主任等也都会对内容进行把关。”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黄铁成说。

    宁波杭州湾世纪城实验小学是一所新兴的学校,校图书馆投入使用五年多来,去年进行了一次图书清理,“没有发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读物的内容方面没有问题,主要剔除了一些残破图书。随着班级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图书馆会按照‘每个学生拥有30册左右图书’这样的比例,每年新增一批图书,都是从新华书店等正规渠道采购。”校长王立群介绍。

    校园读物好又多 但师生阅读需要多关注

    从多位校长、班主任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宁波中小学的校园读物,内容方面值得信赖,能让同学们开卷有益。但对于师生们的阅读现状,他们也提出种种意见和建议。

    “阅读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除了学校里的阅读,学生们还有大量的阅读是在家里、在节假日时完成的,家长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有的孩子自己也会用零化钱在书摊买书。有的学生课外在看一些侦探类、玄幻类图书,有些书还挺有名的,不是说这些书不好,但书中一些比较血腥的,或者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说法,可能不适合小学生看。还有一些小学高年段的女生偷偷看言情小说,不是说不能看,但这类书会侵占孩子们看经典著作的时间。”所以,茅燕琴提醒,除了老师的引导、校园读物管理的加强,家长介入亲子阅读也很重要,“同样的年龄段,有的学生在看春上村树的小说了,有的还在看‘马小跳’,阅读层次很不一样。家长平时也要关注孩子的阅读,如果能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对书中内容进行引导,甚至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兼顾文学、益智、科普等较为全面的阅读,就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

    王立群校长也给亲子阅读提了一些建议: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期,最好每年能有一个阅读计划,“不要漫无目的地看书”,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另外,家长最好带孩子去正规书店买书,让孩子自己与书本亲密接触,自己买的书可以随便划随便批注,下次还能再翻看。”

    和上述两位不一样,黄铁成校长比较忧心的是师生们阅读时间的缺乏。从2016年10月开始,黄铁成一直在坚持和推行晨读晨练,创立“家校联动”诗歌启蒙经典读书会,每周两到三次,可以线上打卡,也可以线下集合,晨读内容为《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论语集注》等经典,每日分享、每月反思、半年总结一次,期间穿插亲子研学活动等。

    “五年来,带动了一百户左右的家庭晨读晨练。但也仅一百户左右而已。”黄铁成认为,家校协作推进好书阅读尚需努力,“老师对一本好书与否的判断,需要自身的阅读体验。但他们几乎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很满,能静下心来读书、研究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