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控制中小学生作业量 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你家娃睡够了么

鄞州二小学生家长的朋友圈分享。通讯员供图

    “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示了对作业管理、睡眠管理的具体要求,表示了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这些要求如何有效落实?学校在管理中有碰到什么困难,有何成效?家长的看法又如何?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学生、家长、一线教师与学校领导,听听他们怎么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王霞娟

    现状

    小学生每天完成学校作业大概需一两个小时

    “大部分学生可在21:20前睡觉”

    欢欢是江北区一公办学校四年级的学生,成绩优异,学习也很自觉,基本上晚上9点能睡觉。她爸爸算了下,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大概2个小时。

    因为要参加学校社团课,欢欢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到家时间是下午五点,然后马上开始做作业,中途短暂休息,六点多吃晚饭,吃饭时间20-30分钟,然后继续做作业。作业完成时间要看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早的时候7点半做完作业,晚的时候晚上8点半。做完作业就看会书。

    “我们动作算快的,有一部分作业会在学校完成。我们老师是在下午布置家庭作业的,但是他们学校有个作业整理课,每周三四节,放在下午第三节课。孩子可以在这节课上订正课堂作业,动作快的孩子就可以做一些家庭作业,剩下的就带回家做。主要我们有一个错题订正作业,需要孩子抄下题目,做题目分析和解答。如果错三四题,就要写一页的字,花半个小时。”

    “你觉得作业算多吗?”记者问。

    “我觉得还好吧。我朋友女儿学校,作业更多。我们就语数英三门主要学科的作业,不会把科学作业、绘画手工作业带回家。但是像语文这样的学科,的确需要一定量的基础练习,才能掌握。另外,还要看孩子的写字速度。欢欢希望字写得好一点,我们就不能去强求她做得很快。”欢欢爸爸回答说。

    相比之下,淘淘完成作业的时间就早了很多。淘淘在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读五年级,他对记者说,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大概在1个小时。“我们下午3点40放学,吃晚饭前基本能做完。吃完晚饭和邻居家六年级的哥哥一起在小区里玩会儿,剩余的时间看看书,晚上9点前肯定睡了。”涛涛说,“不过我同学他就没这么早睡,他妈妈觉得学校作业少,会给他布置课外作业,他还要练琴,没时间玩。”

    橙子妈妈是鄞州区一所公办小学的老师,她认为:“如果只完成学校的作业,大部分学生是可以在21:20前睡觉的。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比如背诵作业,有些孩子可能在学校里就能背出来了,有些孩子在家背半个小时也背不出来。比如书面作业,有些孩子字迹潦草写得飞快,有些孩子把书面作业当练字一样在完成,时间上肯定也有差距。”

    探索

    利用大数据协同布置作业

    老师提前“试水”控制作业时间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鄞州二小”)曾做过系统性的调查、交流、讨论和研究,发现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比较容易导致作业“超标”。该校副校长徐蕾认为,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多门学科不均衡、作业时长无预估、作业效率缺反馈。

    “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较少关注其他学科的作业量,忽视了多门学科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叠加。对单门学科来说,一份作业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有的孩子动作快,有的孩子慢,分寸如何把握?这些都对老师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徐蕾如是说。

    为了做好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鄞州二小”)借助“钉钉”窗口和“简道云”软件,开发了“作业协同布置”平台,以在线协同的方式,让老师们共同参与,互相协调。

    鄞州二小504班班主任林银霞说:“我们上完课后,要在平台输入当天家庭作业内容、要求及预估时间。在这个平台上,当书面作业总时长超过规定时,系统将不再允许输入。任课教师们必须在下午第二节课之前完成作业相互的调剂,班主任在第三节课之前,统览当天全部家庭作业,再公布出去。”

    该校老师会对所布置的每一项作业进行前期的“试水”和后期的综合,以中等水平学生的速度为基础,给出作业“预估时间”。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该校的作业协同布置有了一定成效。

    该校教导主任张玲初说:“对老师来说,我们从上至下提高了老师们的作业管理意识,老师们也把工作重心从批改大量作业转移到了如何科学设计作业上。对学生来说,进一步保证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阅读时间和睡眠时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关于作业管理,我们一直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调整。我们也发现作业少了,学生不一定睡得早,现在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协同家长,做好睡眠管理工作。”

    思考

    家长、学校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事实上,关于作业管理,全市各中小学校一直在探索与试行。

    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吃不饱,忙于课外补充;能力较弱的学生,依然在少量作业面前感到为难。这是许多学校在探索作业管理、睡眠管理中面临“众口难调”的尴尬问题。

    鄞州区一所新建的公办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在尝试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与学校达成共识,减少孩子的总体作业量。同时,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这方面的意识。不过还在探索阶段。”

    徐蕾表示:“我们在后续的改进中,会更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的培养,会联动家长课堂,面向家长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们在想,在作业协同布置的平台中,可以阶段性地给家长布置家庭教育理念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小游戏。希望家长学校以合作的心态,以优化学习的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业状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