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探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步匆忙的高二年级组组长
上好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的高三老师

6月期末季 跟着老师去“当班”

正在上课的冯萍老师。

高考前最后一天的毛彩娜老师与学生。

    6月,本学期最后一个月,对于一所高中来说,无疑是异常忙碌的。高一要准备学考和选科,高二要学考,高三要高考,还有高考之前的毕业典礼……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长,每一个人的脚步似乎都比平时加快了。在这样忙碌的氛围里,跟着老师们过半天或者一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段时间,记者走进荣安实验中学,跟着老师去“当班”。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张怡

    她是英语老师

    6月1日7:30,根据约好的时间,记者走进校园。

    此时,高二年级组组长冯萍老师已经在7班教室里了,她正和同学们一起早读。“有的同学英语是短板,所以英语早读一定要用好。”

    第一节课是英语课,临近期末,新课已上完,进入复习阶段。课堂上,冯老师带着大家进行语法专题复习:“it”的用法。学案上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重难点突破、我的发现、即时演练等环节已经准备得一清二楚。这样的课堂设计,正是荣安实验中学所提倡的“三导四学”生本课堂,“三导”即督导、引导、指导,指向老师的角色;“四学”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指向学生的学习。讲解、练习、分析,一堂专题复习课下来,程度好一些的同学巩固了知识点,原本有漏洞和盲区的同学也给自己打了“补丁”。

    第二节没课,冯老师抽空向记者介绍了这一天她要做的一些事情。

    因为是月初,这一天,作为年级组长的她要召集一次班主任会议、一次备课组长会议,这样的会议一般每月一次。下午,她还有一堂校级公开课。这期间,她还得抽空去高二各个班级走一走,看看同学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晚上,等到六点钟晚自习开始,再进班级看一遍,确认没什么事情了,才会准备下班回家。如果轮到值班,那就要等到晚自习结束,下班接近晚上十点了。

    她是年级组组长

    荣安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一共13个班级,班主任会议上,13位老师对5月份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分别介绍了6月份的工作计划。

    相比班主任会议更多讨论事务性工作,备课组长会议显得更加“专业”。

    几大学科的备课组长各自分享了教学计划、团队合作,以及如何开展针对性的培优补弱工作等。

    在荣安实验中学,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那里,都有一份培优补弱的学生名单,这份名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过一段时间,它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调整。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老师们会布置分层作业,并利用中午或放学后的时间,进行适当的精讲精练。补弱方面,首先是发挥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作用,程度好的学生根据自愿原则一对一帮扶基础薄弱学生,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再抽时间给予适当的补习,或者作业一对一面批讲解。

    “我们的老师都很认真敬业,真的是把学生当自己孩子看待。他们总是利用没课的时间,或者是中午晚上的时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学习和准备,这背后需要老师们付出很多额外的心血。”参会的冯萍老师有点感慨地说。

    如果说上午的英语复习课没有完整体现“三导四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下午的校级公开课上,这一教学模式体现得更加清晰明了。

    上课之前,同学们根据老师要求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每6-8人一组,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景。这堂公开课的内容是续写作文,整堂课围绕心理描写来展开,通过阅读文章,同学们找出心理描写的方法。每合作讨论学习一个阶段,小组就会选派代表上台回答相应问题,老师再给予讲解。最后,是老师自己“下水”续写范文,供同学们参考。

    这样的校级公开课,全校英语老师都要参加,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坐在下面听课。之后,还要进行点评、打分,总结课堂的优缺点,以供大家借鉴和改进。

    “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提高40分钟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样的校级公开课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几次,课前集思广益、集体磨课,课后分析点评、有所进益。荣安‘三导四学’的生本课堂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长冯艳介绍。

    孩子们的高中最后一堂课

    6月3日,星期四,荣安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的最后一天课堂教学。

    毛彩娜是高三(11)班主任、(11)班与(3)班的英语老师。6月3日,她两个班级共有四堂英语课。上午,高三(1)班的最后两堂英语课,第一堂课,毛老师对近段时间大家做的模拟卷中的易错题进行了整理、分析,适当做了些延伸讲解。第二堂课,是易错单词听写和作文续写讲解,作文续写选择了小切口——动物类话题的细节描写。

    “最后几堂课讲什么?高三英语备课组6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对各个班级近段时间模拟中发现的易错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提炼出来,再讲解一次。定好目标,缩小范围,范围太大的话就会让人感觉无从着手。”走出教室的毛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课堂背后的准备工作。

    刚到办公室,大课间音乐就响起来了。这是高三学生最后一次大课间跑步活动,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下五楼,来到操场。很快,操场上想起了响亮的“一二三四”声。

    “今天的跑操特别有精气神,喊声都比平时响亮。”毛老师笑着笑着,又泛起一些伤感。

    高三,信心鼓励很关键。每次大考过后,作为班主任的她总会关注每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有的同学尽管很努力但成绩一般,有的同学学习一般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这个时候就要发现他们的长处,给予鼓励,有了信心,慢慢总会变好。”毛老师说。

    聊天中,下课铃声响起,毛老师又拿出自己采购的0.7毫米黑色水笔,还有学校拍的毕业照,走进教室。“英语书写,太细的笔不好使,我自己用过,这个稍微粗一点的水笔写更好些,所以采购了一些发给大家。”她的细心,体现在对学生们的一个个细节中。

    手中拿着毕业照,还有老师发的笔,同学们三三两两讨论起大家在照片中的表情如何如何,也有的同学说着说着就沉默下来。毕竟,分别在即。

    看见孩子们在聊天,毛老师则悄悄走出教室……

    “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上世纪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就提出了这一主张。近五年来,宁波荣安实验中学有近千名毕业生考入本科院校,这里,凝结着每一位老师的敬业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