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学生到本地学生家中过春节。 学校供图 |
 |
庆祝建党百年,学校新疆部师生爱国研学象山行。 学校供图 |
10年前,15岁的帕尔哈提·亚生还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家中排行老三的麦合木提·麦麦提在新疆莎车帮父母干农活;阿尔孜古丽·巴拉提对世界的认知仅限于家乡阿吾斯塘村……幸运的是,他们踏上了从天山脚下发往东海之滨的K596次列车,选择了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新疆班。 10年后,帕尔哈提在新疆开了两家影视工作室,年营收上百万元,带动10余人就业;麦合木提成了共产党员,扎根莎车农村聚焦乡村振兴;阿尔孜古丽成了阿克苏地区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这群从天山走来的少年回到祖国西北边陲,十年间已成长为推动新疆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说,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宁波行知职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孙金巨 A 行知职校老师成了 新疆学生的“爸爸”“妈妈” 2011年9月,麦合木提·麦麦提和150多名新疆学生来到浙江,他们是宁波行知职校新疆班第一届学生。 能到内地读书,得益于党的好政策。2011年,中央决定启动内地新疆中职班,当年即开始在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9个内地省市33所职业院校办班,招收3300名新疆籍中职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南疆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地区。 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开办新疆内职班的学校,宁波行知职校把最硬的“龙鳞”给了新疆班! 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省骨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慈溪市唯一开设,学校还有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和旅游烹饪的省级实训中心,这些专业和所有优势教学资源毫无保留地向内职班开放,并选派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吃苦奉献的骨干教师。 然而,对于新疆学生来说,跨越4000多公里的求学路,要闯的第一关并不是学习,而是心理关、生活关和语言关。 麦合木提初到宁波非常想家,班主任老师让他当建筑装饰班班长,扛起责任;帕尔哈提不懂汉语,对摄影感兴趣,学校专门为他成立光影工作室;阿尔孜古丽刚来没两月,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学校组织老师送到最好的医院,星夜接力守护……一个学期结束,新疆学生管行知老师叫“爸爸”“妈妈”,把宁波当成“第二故乡”。 “新疆孩子到宁波求学,这就像移树,台风天前你得加固;三伏天大太阳,你要搭凉棚;生了虫子,你得喷药;四个字:精心呵护。”励姜老师是第一届新疆班班主任,如今是学校新疆部主任。 新疆学生在宁波埋下 心怀感恩、回馈社会的种子 B 也是从第一届开始,“先做父母、后做老师”成了宁波行知职校新疆部的育人精神,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5导、4制度、5层推进”的545成长导师制。 该育人模式结合内职班学生特点和异地求学实际,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学生谈心辅导制度和个案研究会诊制度,从思想、心理、生活、专业教学和生涯规划五个方面施策引导,旨在把新疆学生培养成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新疆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每天观看一次新闻联播、每周举办一次“周末大讲堂”、每月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活动;端午节,本地学生教新疆学生包粽子,新疆学生和本地学生围炉烧烤;平日里新疆学生和宁波学生结对子走“亲戚”,10月1日一起庆祝新中国华诞;南湖红船留下他们的身影,象山海边荡漾着他们的笑声……学校不间断的主题德育活动,把民族团结和爱国情怀的种子深植新疆学生心中,开出了心怀感恩、回馈社会的雪莲花。一批又一批的新疆学生加入“石榴籽服务队”“雪莲花艺术团”,去福利院、到残疾人托养中心,送温暖献爱心。 回到新疆,他们把这颗种子抛洒在沙漠戈壁、天山南北。 麦合木提回到新疆,2018年派驻到莎车县阿扎提巴格乡深度贫困村,成为驻村工作人员。两年后该村在册的84户254人全部脱贫。如今,他又被派驻到离家50多公里的前进村继续乡村振兴建设。驻村工作异常辛苦,离家又远,与妻子分隔两地,但麦合木提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落实党的政策帮助乡亲,很有意义。 “如果不是党的政策,我去不了内职班。如今我有能力,帮贫弱家庭申请养殖项目,父母以我为荣。”麦合木提的妻子也是新疆内高班毕业,“同受党的恩惠,她很理解我。” 学校十年培养600余名 兴疆生力军 C 像麦合木提这样,从宁波回到新疆,成为兴疆高素质人才的,还有很多。十年来,宁波行知职校为新疆培养了1000余名职业技能型人才,其中600余名毕业生成为建设新疆的生力军,近200名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 而“先做父母、后做老师”的育人精神,并没有因为相隔万里减弱半分。宁波行知职校新疆部为毕业生开设“职后加油站”,利用暑假接送新疆学生进行家访的契机,走访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 阿尔孜古丽回到家乡库车县阿克吾斯塘村,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是宁波行知职校搭建电商平台“小巴扎”帮忙销售农家红枣;帕尔哈提回喀什创业开影视工作室,做的第一笔生意是学校帮忙撮合的;麦合木提遇到工作难题,总想找“行知爸爸”聊一聊…… 如今,学生说得最多的是“幸运”和“感恩”,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初心”和“使命”。 “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学校办学成绩,报名最火爆的2017年,宁波行知职校新疆内职班学前教育专业第一志愿报录比达到40:1,其他专业也是十里挑一。这是新疆学生和家长用志愿填报来支持党的民族政策。”宁波行知职校副校长孙金巨说,培养一个新疆学生能帮助一个家庭,改变三代人命运,这是学校新疆部十年发展的最好印证。 十年,在岁月长河中倏忽一瞬,在一届届新疆学子中将会影响一生,带动一方。 內职班十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十年,是党和政府关心新疆学生在內地健康成长的十年!展望未来,行知学校将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加快2.0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让更多新疆学子在浙江升学,掌握一技之长,建设美丽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