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多零花钱,但事实证明,很多学生没有学会正确使用,滥用零花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为此,需要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让他们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本文旨对学生的零花钱使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让学生学会合理的花钱。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手头上的零花钱也是越来越多了。哪怕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手里其实也有不少。笔者担任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时,发现孩子们都有零花钱,而且部分学生从家长那里拿到的金额数量还不小。家长们则普遍认为,孩子外出上学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备够零花钱。万一孩子在外面要是饿了,或者老师临时要求购买文具,手里有点零用的钱,孩子轻松家长也省心。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本人就因势利导开展了“管理我的零花钱”这一主题学习。 一、加强零花钱管理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零花钱 之前许多学生认为,家长给自己零花钱,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习惯了从父母那里获取零花钱之后,要是在某一段时间内,“资源”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学生反而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果再遭到家长拒绝,可能部分学生就会对家长不依不饶。这样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刻板思维:家里的长辈就应该给我拿钱。有这样想法的孩子,根本不会理解家长是出于对自己的关怀,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通过加强零花钱的管理教育,学生会对自己的“零钱”来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学会以科学的方法,去支配自己的零钱。 (二)学会感激长辈 很多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往往不会因为零花钱而感恩长辈,他们只知道,从家长那里取得零钱都是应得的。其实,学生只看到了零钱的表面意义:可以拿着钱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很少有学生会感知到这零钱背后,是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因为害怕孩子在外面吃苦,家长们才愿意在经济上对孩子实行宽裕的政策。 通过加强小学生零钱管理教育,能让学生看到这背后是家长们的关怀,从而让他们学会感激长辈,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馈自己的家长。 二、应让学生了解零花钱的去处 (一)制作一个详细的列表 过去人们在理财时,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花销到底去了哪里,往往会制作一张详细列表,后期通过浏览列表方式,让自己明白钱的具体去处。 在对学生开展“管理我的零花钱”实践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钱究竟去了哪里。过后再针对列表呈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想一想一个月下来,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花钱比较多,这样使用零花钱是否合理,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具体要如何进行改善。 (二)对同学的零钱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在对比中,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在零花钱的使用方面,和同学存在哪些差距。因此学生不仅要通过列表来了解零花钱去处,还可以做一个小调查。以自己身边的同学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他人的零花钱用在哪里。进行一个简单对比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思。 三、合理规划零花钱的使用途径 小学生在拿到钱后,往往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很想买。在这种思维引导下,学生们往往根本不会规划,手里的零花钱可能会买了一堆根本不实用的东西。 如何对零花钱进行合理规划?培养学生理财观念?笔者决定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 (一)教会学生考虑自己的需求点 有位五年级学生,因为达到父母规定的考试分数,得到了一部分零花钱。拿到钱之后,他开心得不得了,第二天他就高兴地冲进小区超市,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买了回来。结果到了老师要求买学习材料时,他拿不出钱了,再问父母要钱买资料时,遭到了拒绝。后来,父母还以他不会规划为由,从此拒绝给他零花钱。因为分数达标而得到奖励,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需要,胡乱花钱最后只能适得其反。教师要求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零花钱,就必须引导他们考虑清楚自己的需求点到底在哪里,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目前的零钱总额,列出一个详细支出明细。 (二)尽量从节约的角度出发 学生在选购商品时,可能会更看重造型别致的。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能获得使用的价值,那么就尽量购买价格比较低的那一种。在教师对学生开展零钱管理教育之前,许多学生没有这样的意识。因此对老师来说,只有帮学生树立起从节约出发的观念,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那么他们自然就学会了如何正确规划零花钱使用途径:在价值相等的情况下,尽量去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 四、形成零花钱管理的教育合力 (一)家长应对孩子加强引导 学生零钱使用不当,家长也能有机会发现。比如在帮助孩子整理书包的时候,家长发现孩子书包里面多了一些小玩意,或者有新增造型别致的学习用品。那么家长就应该及时询问并加强引导,让孩子明白他们所使用的零钱,其实都是家长的劳动成果,孩子应该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 在开展正式主题活动之前,教师可对部分家长进行调查。在一系列的调查活动结束后,教师利用分组学习机会,面向全班学生分享一下调查结果:父母都是出于爱护你们的角度,害怕你们在外面遇到困难,才决定给你们零花钱,你们知道赚钱整个过程后,才会对零花钱有新的认识。 最后,由教师牵头,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今后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并针对此问题拿出具体对策,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对策,以文字形式罗列出来。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感受,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加强师生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零花钱管理理念。 (三)教师组织与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以“管理我的零花钱”为主题开展一次专项课程,通过学科德育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到零花钱背后蕴含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去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学会感恩自己的长辈。在随后开展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创造氛围良好的课堂,在上课时可以故事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随后再以小组互动、课堂情境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点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零花钱管理的内容产生兴趣。 这一次的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活动,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懂得,手里的零花钱的确是来之不易的。“把钱花在刀刃儿上,让每一分零花钱都能散发出价值”,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才算真的懂事了,这一点是老师和家长都很愿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