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周在学校住一晚,免费辅导学生作业
常做“老娘舅”,帮学生处理家庭矛盾
这位坚守山区10多年的老师这样说

“辛苦是有的,但也很开心”

徐君(中)和学生在一起。

    人物简介

    徐君 35岁

    海曙区龙观乡中心学校教师

    曾获鄞州区先进教师

    鄞州区先进班主任

    海曙区先进班主任

    家委会推荐理由

    从没见过像徐老师这么好的老师!孩子们能遇到她,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徐老师?”这是家长们常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龙观乡中心学校地处海曙区西部的四明山麓,这里四面环山,中间一个小盆地,学校就坐落在盆地之中。85后女教师徐君,自2007年大学毕业来此任教,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今年上半年担任初三班主任,还教两个班的科学,同时还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

    “也曾有人跟我说,你在山区任教的年数也不少了,奖项也有了,可以申请调任离家近点的学校,但我不想调走。”热情、率真的徐君笑着说,“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在这里工作挺开心的,周围的环境也熟悉了,和同事也处得很好。”

    更可贵的是,无论是刚工作时的单身一族,还是结婚生子后做了妈妈,徐君每周总有一个晚上住在学校里,给学生辅导作业且分文不收,10多年来一直如此。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她常做“老娘舅” 帮学生处理家庭矛盾

    相比城区的学校,乡村学校的家长们教育起孩子来,一般不太讲究方式、方法,大多比较“简单粗暴”。徐君大学毕业刚到龙观乡中心学校初中部任教的时候,由于年纪轻,很能和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聊到一块儿去,没多久便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

    “这里的孩子心思单纯,对老师很信任,他们很多事情不愿和家长说,觉得家长不理解他们,但愿意和我说。我帮多个学生处理过家庭纠纷。”对年轻的徐君来说,帮学生处理“家事”比学校工作更需要动脑筋。

    小胡(化名)同学初一的时候很内向,不爱说话。徐君通过家访等多方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离异,而且父亲有家庭暴力的行为,不许小胡和妈妈见面。“徐老师,我恨爸爸!”听着小胡的心声,徐君决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这个孩子。她设法每月安排小胡在学校里见妈妈一次,这位妈妈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抱着徐老师失声痛哭。徐君心酸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

    纸包不住火,小胡和妈妈在学校里见面的事,没多久就传到了他爸爸耳朵里,也许是被徐老师对孩子的爱所感化,这位爸爸默认了母子间每月一次的见面,小胡也慢慢地开朗多了。

    “今年这届毕业班是我带的第五届了。做副班主任、班主任10年来,我常常处理这样的家庭纠纷。孩子们在校园里发生的事,我很快就能安抚好、处理好,倒是家里的亲子关系,需要我花很多心思和耐心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有时因为学生在家玩手机,和父母赌气,被父母误解等,家长的处理过于“粗暴”,徐君在学校里发现学生状态不对后,便会追根溯源地管学生“家事”,有一次甚至晚上从石碶的家里开车到龙观,到学生家里处理问题。

    她每周一晚住学校宿舍 为给学生们辅导作业

    龙观乡中心学校的学生并不住宿,徐君却常常住在学校宿舍里,结婚前一周有两三个晚上,如今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她仍坚持每周一个晚上住宿舍,为的是给学校附近的学生辅导作业, 10多年来分文不收,徐君认为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那时我工作不久,有个妈妈问我有没有好的复习资料推荐,她说家里条件不好,自己文化程度又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徐君就想,即便给了复习资料,学生在家里会做成什么样呢?“如果孩子真的爱学习,倒不如晚上由我来辅导,效果可能会好些。”就这样,最初是有三四个家长,每天傍晚放学后,把孩子留在学校由徐老师辅导科学作业,晚上8:30左右再把孩子接回家。

    如今,让徐君辅导作业的学生有10多个,有几个是隔壁班级的学生,徐老师也来者不拒。家长们非常感谢徐君,都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老师。他们一度想付辅导费给徐老师,“你们是让我犯错误啊!那你们的孩子还是不要来了!”被徐君一口拒绝。家长们唯有一个劲地叮嘱自己的孩子,“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徐老师啊?”

    隔壁班的班主任叶萍儿也很感激徐君,有时在辅导作业的周三晚上,她也会留在学校和徐君作伴,甚至煮饺子等给学生们当晚饭。她告诉记者:“和徐君老师搭班三年,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不管是我班里的事,还是学生学习上的事,她都用心、主动。她总是乐于助人,各方面也善于合作,很感激她对孩子们的默默付出!”

    “虽然辛苦但也开心”

    只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和学生们在一起时,我挺放松的,所以我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做老师嘛,辛苦是有的,但也很开心。”工作10多年了,徐君从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而且,她对教师的辛苦和付出早有心理准备。

    徐君的外公曾经是小学校长,也是一位老党员。从小看着徐君长大的他,一直鼓励自己的外孙女“做老师挺好的”。但他也早早地告诫过徐君,“喜欢就要做好”“你以为做老师那么简单吗?需要付出很多的!”外公还常常引导她向党组织靠拢。徐君在学校免费辅导学生作业的事,外公知道后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是应该做的呀,老师辅导学生,不是很正常吗!”在外公的熏陶下,徐君也积极要求进步,今年7月2日,她为期一年的预备党员期满,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徐君的爱人也是一位初中教师,公公婆婆也很支持她的工作,不仅帮她带小孩,还鼓励儿子儿媳说,“你们年轻人应该去忙自己的事业”。正是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徐君住在学校里也很安心,“儿子马上满7岁了。我跟他说,妈妈一周有6个晚上陪你,有一个晚上要陪哥哥姐姐。他现在也习惯了。”

    徐君家在石碶街道,每天开车上下班需要40多分钟,有朋友建议她申请调任到离家近一点的学校,但徐君不想。她说:“龙观乡中心学校犹如我的第二个家,我现在不仅对学校熟悉,和同事们相处得很好,而且对学校周边的环境甚至家长也熟悉了,有些家庭的大宝毕业了,二宝又成了我的学生,家长们也信任我。山区里一些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获得更优秀的教学资源,我希望能为他们的求学梦尽一份绵薄之力。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每一声‘老师’的尊称。”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