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教改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长授课讲杜甫名作,师生拍摄古诗视频……

“诗教”特色课程
以诗的真、善、美来育人

老师和学生一起拍摄古诗视频。

黄铁成校长给五年级小学生上古诗课。

    师生们走到鼓楼、月湖、天一阁等地,吟诵古诗,讲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并拍摄小视频;倡导亲子晨读晨练,读古诗和国学经典,成立读书会……广济中心小学着力开发诗教特色课程,针对诗教启蒙的实践探索已进行多年,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学校还实施“诗教微视频”项目。

    “‘诗教’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让师生读诗、品诗、悟诗,而是倡导真课堂,打造真善美的文化,通过朗读、背诵、浸润、运用、体悟、熏陶和项目化学习等方式,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长黄铁成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循循善诱

    从对仗讲到家国情怀

    唐朝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小学语文课需要学的一首诗。在学期临近结束时,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校长黄铁成给五年级小学生上了这堂课。

    黄校长先让学生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前两遍,正确地朗读出每一字、每一句;后两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朗读是学古诗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古读好听吧?诗中的上句和下句还藏着对子歌,你们看出了哪些对子?”几遍读完,黄铁成开始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音律美。

    “老师,第三、第四句里,有‘愁’对‘喜’。”“还有‘纵酒’对‘还乡’。”“最后两句里,有‘巴峡’‘巫峡’对‘襄阳’‘洛阳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

    “你们回答得很好。那读了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疑问吗?”黄校长循循善诱。

    “老师,官军为什么要收河南河北?”“巴峡和巫峡在哪里?”“杜甫家是在洛阳吗?”学生们的疑问可不少。

    “同学们,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因为他的诗描写了唐王朝从兴盛转向衰落的社会现实,描写了‘安史之乱’给当时老百姓带来的种种苦难。”黄校长给学生们展示了杜甫的生平梗概,还有一张地图,图中剑外、蓟北,以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等地的位置,一目了然。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的一生非常坎坷,也是苦吟派诗人的代表之一,但这首诗,却被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当时,他正在四川过着流亡生活,忽然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敌军被打败了,战争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之苦、渴盼和平安宁的诗人来说,难怪要欣喜若狂、泪流满面。所以这首诗也写得一气呵成,真挚、饱满的情感一泻千里。”黄校长对杜甫的诗句信手拈来,同时还辨析字理、推敲字义、讲解典故等。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衣裳”指的是上衣和下裙。

    最后,黄校长给学生们分发三张“资料包”,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感受杜甫的家国情怀。

    这堂“诗教”精品课,让学生们在诵读中理解诗意,逐渐体会诗句的对仗之美和节奏之美,继而在质疑中阅读探究、梳理要素,在自主查询资料中感受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虽是一堂小学语文课,但记者全程听下来,也被深深吸引。

    倡导晨读经典

    拍摄古诗视频……

    开发“诗教”特色课程,彰显学校的“诗教”品牌,广济中心小学这些年来做了很多,校园里充满“诗意”。

    除了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学校以“经典”和“儿童”为尺度,编写6本《“中华经典诗歌诵读”读本》,分别对应6个年级。整套教材共收录748首古诗,内容上至《诗经》,下至唐宋诗词名篇。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还总结了诗歌启蒙教学“六法”。比如“绘说法”,即让孩子们把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画)下来;“唱和法”,即紧扣关键语句,师生引读、趣味对读等,在一唱一和中悟出诗意,体会情感。

    校长黄铁成还倡导成立“家校联动”诗教启蒙经典读书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晨读晨练。晨读内容为《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学习方式采用线上打卡和线下讲座、晨读与晨练相结合,每月分享,每半年一次总结,其间穿插亲子研学活动,努力探索诗教的新路径。

    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学校还实施“诗教微视频”项目,成立项目组。学生们在课程顾问和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读解诗歌、创作脚本,然后走进天一阁等名胜古迹,实地探访和拍摄古诗视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六年级的小女生,身穿汉服来到鼓楼,在小视频中吟诵着古诗,还向人们介绍“海曙楼”名字的来历;在课堂上学了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句后,两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牵着语文老师的手,来到了月湖边的贺秘监祠,并在“逸老堂”里吟诵起了《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以诗的真、善、美

    来培育学生

    “坚持晨读经典两年多了,一年读古诗,一年多读《论语》,越来越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现在我背书快了,就连写作文也没有那么可怕了。”这是一位小学生的晨读体验。

    孩子的晨读晨练也会带动家长,一位家长说:“晨读经典近一年,对如何修身、齐家、助人等方面都有所启发。以小孩教育为例:以前,对孩子要求特别高,总觉得孩子应该不折不扣地自觉完成父母要求才对。小孩犯错,总是加以斥责,经常发火,也造成了孩子易怒易暴躁的不良习气。在坚持晨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都难以做到每日坚持。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读经典,让我慢慢反省自己,推己及人。”

    而诗教微视频的拍摄,也让师生们收获了课堂外的种种知识。“在写脚本的过程中,我会查很多资料;在实地探访的过程,我也进一步了解宁波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比如,以前也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但经过这次拍摄,我才知道贺秘监祠的保护还和冯骥才有关。”语文老师童玉娟说,小视频契合如今的传播方式,孩子们也更容易被吸引,拍摄诗教微视频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语言解读、脚本创作、当众表演和文化创见等能力,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深度学习。

    对于大力倡导“诗教”特色课程,校长黄铁成看得更远,“诗教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而是要以诗的真、善、美来育人。”他说,“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童心在经典诗歌真善美的润泽下,可以开发出温厚、诚挚、积极向上的力量,形成乐观、纯洁、向上的人生观。”

    ■专家点评

    这样的诗教

    是润泽心灵的教育

    这是我第一次相对系统、完整地了解诗教,包括课堂教学、观点交流、材料分享等,内心有很多感动。十年做一件事非常不容易。一件事用十年去度量的话,背后不仅仅是热情、智慧,更重要的是情怀。有情怀支撑的教育行动一定可以走得更远,一定能影响到更多人。黄铁成校长带领团队十年深耕“诗教启蒙教学”这个课题,值得人敬佩。

    这堂课很精彩,很成功,精彩主要来自学生,学生的素养不是一日之功。今天的名校、大校校长还能领衔做一个课题,敢于上公开课,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设计师。这堂课有两个地方设计感非常强。一个是对这首诗核心要素梳理的表格,设计得太好了,学生在提取关键信息中自然了解了诗歌的意思。最后给的资源包,三个非连续文本,有杜甫生平经历、地图、同时期相关诗歌,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用,让这堂诗歌教学,对孩子而言走向了深度学习,这是两个重要的支架和工具。

    做这个课题本身让语文变得更高贵,把经典诗歌做得这么系统,让孩子不断遇见美好的文本,感受语文之美,是润泽心灵的教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