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1年毕业典礼上,一位特殊的母亲引发网友关注。“她几乎走遍了计算机系大部分教室,也跟所有的老师认识相熟,今天我虽不能授她一个学位,但她却应得到我们全系师生的尊重与爱。”计算机系主任尹霞这样评价道,并代表全系师生为这位母亲献上鲜花,对她多年来的辛勤付出致以特别的敬意。(7月5日澎湃新闻) “她”叫郭琼芬,是计算机系博士毕业生矣晓沅的母亲。 9年前,矣晓沅以云南省高考理科第16名的成绩被清华计算机系录取。从6岁患病到11岁开始与轮椅为伴,再到走进清华,他的励志故事激励了许多人。这位轮椅上的坚韧“跑者”,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求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跑”出一段又一段精彩传奇。在清华大学9年时间,矣晓沅勇敢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并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自强不息的矣晓沅固然应该赢得尊敬,站在他背后一直默默奉献的母亲郭琼芬,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突如其来的意外一度压垮了矣晓沅的世界,曾趁母亲不注意时自己推着轮椅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中。母亲的不离不弃和悉心开导,才让他走出了阴影,立志用知识的高度去弥补自己身体的缺陷。 母子同心,共克时艰。为了方便照顾儿子读书,郭琼芬从家乡来到清华大学。从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整整九年,教学楼、实验室日复一日的坚持,轮椅走不了的路,她带着儿子一点点走过。 只有坚韧的母亲,才能培养教育出一个坚韧的孩子。在她身上,我们充分感受到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这份人伦亲情,弥足珍贵。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不仅是儿子的依靠,也是引领其他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导师,洗涤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轮椅上的坚韧“跑者”之所以能顺利毕业,除了自身的不懈拼搏和母亲的悉心照料之外,也与高校对特殊学生的制度化、常态化的特殊关怀密切相关。刚读大学时,有一些教室,矣晓沅的轮椅根本进不去。随后,他发现学校里开始发生改变,教室、食堂、宿舍楼、图书馆等都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 不止于清华大学,现实中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拿出诚意和行动,敞开怀抱迎接残障学生,并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便利。这些“私人订制”的礼物,彰显了大学的温度和品位。时至今日,即便是没有亲人的陪伴,一些残障学生也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大学校园之中。 轮椅上的清华博士毕业了,感恩母亲之外,也应该好好感谢这个时代。胡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