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儿童立场的传统游戏活动路径新探

——缘起《道德与法治》“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与法治观念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

    在电子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童年游戏常常变成了电子游戏,如何引导学生过好游戏生活。缘于二年级下册的“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我们进行了传统游戏活动路径的探索。

    余姚市东城小学 叶利波

    缘起课堂 课前调查遇尴尬

    在上二年级“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课之前,为了客观了解学生对传统游戏的认知,我在课前以“问卷星”的形式制作了一组选择题,对一个班4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的喜欢程度及熟知程度的调查。

    此次调查,是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完成的。其调查结果如图1:

    从结果分析看,喜欢玩传统游戏的只占16%,能知道5种以上传统游戏的也只占30%,而且知道的传统游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挑小棒、放风筝、剪刀石头布等游戏。大多数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原因是比较方便、新鲜、刺激,花样多,容易满足。愿意坚持玩传统游戏的不足15%,主要原因是缺玩伴,不够刺激、显得老土等。愿意自创传统游戏的有38%。由此可见,孩子们其实很少玩传统游戏,也并不十分了解,但却愿意尝试着去改良、创新传统游戏的玩法,使它更有趣,更新奇。

    仔细一想,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85后,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这些孩子的父母本身也赶上独生子女的一代,物质条件富足,当然没有玩过那些需要自备材料的传统游戏。那么,到了下一届,父母都是90后居多,关于传统游戏的课前调查依然难以破解。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的课堂应该怎么办?

    我顿时明白,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解决他们的道德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进行适切性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

    让传统游戏回到孩子身边

    (一)课前调查:传统游戏调查单再设计

    根据以上这一实际情况,我重新设计了课前调查表,安排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游戏,如采访长辈、刷抖音、查资料等方式,以挖掘更多的传统游戏。

    这是一种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的调查活动。在家长帮助指导下,学生通过采访、查资料、刷抖音等方式,了解、认识了更多传统游戏,如跳皮筋、绷线绷、捡石子、过家家、跳房子、滚铁环、打陀螺、斗鸡……有些名称孩子们从未听说过,更不用说怎么玩了。好在有爷爷奶奶等长辈们亲自示范,或者收看小视频,孩子们终于近距离地学习体验了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传统游戏。

    在示范过程中,长辈们重返孩童时光,与孩子们分享自己儿时的游戏经历,同时,他们又感受了传统游戏带来的美好回忆。在访问、调查中,孩子们也了解了长辈们喜欢玩传统游戏的原因。

    像这样的前置性调查、采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丰富了教学资源,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基本保障。

    (二)活动体验:传统游戏融入创新元素

    在学生自身对传统游戏有了正确的认识,也乐于参与活动意愿的基础上,接下来就要在课堂上以活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游戏玩法,感受传统游戏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愿意在生活中玩一些传统游戏。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乘坐时空飞船”,穿越回到长辈们的年代,去了解更多他们喜欢的传统游戏,接着出示“斗鸡、滚铁环、打陀螺、打弹珠、贴大饼、抓石子”等游戏图片,让学生猜游戏名称。

    这下,孩子们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有些学生自告奋勇介绍游戏玩法,还有些学生则提出自己很想尝试玩一玩。老师便以抖音小视频,让学生现场学习传统小游戏,还不失时机地录制学生体验过程分享到家长群里。在快乐的交流、分享、体验中,学生学会了游戏的简单玩法,获得了游戏智慧,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在体验部分游戏活动之后,我再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些长辈们爱玩的传统游戏中,有哪些游戏需要改良,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也明白了传统游戏并非都是十分完美的,有部分传统游戏比较危险,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有一些游戏比较粗暴,需进行改良,如长辈们小时候玩的斗鸡、打弹弓、越杠追逐等游戏。还有一些游戏过于简陋,需修改比赛规则,或者增加一些时尚元素。

    经过学生们的思维碰撞后,我们对部分传统游戏提出了创新玩法。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中,结合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改成了“灰太狼灰太狼几点了”,然后,当灰太狼可以抓小羊的时候,只要小羊一止步抱头,就表示小羊有了隐身功能,灰太狼就不能来抓了。

    这样既增强了游戏的安全性,又融入了时代元素,使学生更能感受传统游戏中蕴含的趣味性、创造性和艺术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改良游戏的意识。

    (三)拓展延伸:传统游戏不止步于课堂

    让传统游戏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并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很多孩子会随着课堂的结束而新鲜度锐减,没有了你玩我玩的环境,传统游戏也就失去了魅力。所以,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玩传统游戏的环境,我们并不停止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实情进行分层设计游戏活动项目。

    如低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各种简单易学又充满新奇的活动。所以我们设计了“切西瓜”“抢凳子”“挑小棒”等游戏。而中高段孩子善于揣摩思考,喜欢探究发现,而且又有一定的活动技能,我们就设计一些“投壶”“打陀螺”“滚铁环”等游戏。并且学生体验的游戏活动每年不重样,都有变动和新增,以增加活动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活动中,我们可以巧借家长资源,邀请部分高手家长参与此项活动,充当活动的首席导师。如 “翻花绳”“花样跳皮筋”这些游戏,孩子们学起来有难度,我们还可以请家长先在家里教会自己的孩子,再让孩子到学校进行传帮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体验热情。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过程、成果展示,进行“传统文化小使者”的评选。此项评选由每一个活动场地里的指导老师,根据每组学生的组织纪律、文明言行、游戏能力、团队合作等活动表现,将“游戏达人”章送给优秀学生。活动结束后,再由班主任老师进行统计,根据得章情况,评选出本届“传统游戏小使者”。评出的这些优秀小使者,将成为下一届游戏活动的“小小指导老师”,为更多的学生进行展示和指导。

    开发设计

    为儿童玩传统游戏搭建平台

    为了焕发传统游戏活力,让学生悦纳并热衷于玩传统游戏,我们还要进行开发设计多种游戏资源,尤其是游戏场所的开发,更要因地制宜。因为活动场所能给学生创设便利的游戏条件。

    如在校园内的天井、长廊,甚至是篮球场、排球场一角,都可以开发活动空间。只要在平整的场地上,画上一些色彩较为鲜艳又富有情趣的方格、圆圈,让学生在课间、午间或者活动课中,利用一些简单、安全、环保的废纸团,玩一玩“跳圈圈”“跳方格”等游戏,既锻炼了身体,又释放了学习带来的紧张和压力。

    还可以在教室里,开辟游戏器材的展览吧。如在秋冬玩踢毽子的季节里,教室墙壁上可以安置一些挂网,让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毽子有序排放在挂网上,可以用来当装饰,又可以激发学生玩传统游戏的兴趣。

    新鲜的游戏总能吸引更多的孩子。为此,我们还可以激发孩子自创或改良传统游戏内容,也可由体育老师开发,在晨间活动时进行传授指导。

    游戏空间和游戏内容的开发,为学生玩转传统游戏搭建平台,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伙伴进行交流、互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前调查、活动体验、拓展延伸和开发设计的路径,使传统游戏的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性,更受到学生的青睐。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有创意生活的决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