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羽金顶班学生在实训室打版做衣服。 |
 |
◀华羽金顶班学生设计的成衣系列。 通讯员供图 |
高校毕业季也是就业季,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华羽金顶班的22名学生实现了百分百就业,有的学生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有的学生一毕业就推出自己设计的成衣,即将秋季上市。 这样的高质量就业,对于开设五年,培养两届毕业生的现代学徒班来说,不是偶然,而是“课堂与工作室、教师与设计师、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王国海 学生竞争力强 学生一毕业就有设计的成衣上市 签约果壳公司,一毕业就有两款成衣秋季上市,她是浙纺服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金顶班2021届毕业生鲁琪,也是学妹胡佳益的“偶像”。 “在一次优秀作品展中,她一个人能有20多件作品入围展出,一个人顶三个人,她是我们华羽金顶班的传奇啊。”胡佳益是2019届华羽金顶班学生,今年暑期没有回家,选择实习集训,目标是成为像学姐一样优秀的设计师。 胡佳益在校期间的赛绩也很亮眼:2021第三届KFIP全国少儿汉服设计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二等奖。她说,因为校企合作的学徒班,实训和参赛机会多,让她有动力“出彩”。 鲁琪在校期间获得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并多次参与成衣设计。凭着优异的成绩,鲁琪在众多机会中选择了果壳。果壳公司,是博洋集团旗下一个年轻潮流的家居服饰品牌。 和鲁琪一样,高于婷也是华羽金顶班的毕业生,从宁波到杭州,她在三家公司实习,“实习面试,竞争蛮激烈的,但是HR看到有企业实训经历,也有成衣推出,对于从设计、面料选择、样衣制作的流程都有训练,竞争力蛮强的。”高于婷说,现代学徒班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增强了她的专业竞争力。 亮眼成绩的背后 一个企业导师带3个学徒 大一开始打版做衣服 “前些年,服装设计这个专业,不管是教学还是就业,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设计作品脱离市场,产品转化率低;单纯用平时作业和期末成绩评价,学生缺乏市场检验和成果评价;学生就业不能立马上岗,要有较长时间磨合期……”浙纺服院时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主任胡贞华说。 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纺服院名列其中,并确立了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名列首位。 2017年,学校与宁波华羽金顶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现代学徒制班级——“华羽金顶班”。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堂与工作室、教师与设计师、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的教学。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我们这个班直接和公司对接的,上课的流程更偏向于企业的实际经营。大一一进来,就开始打版做衣服,大一下学期就有校企合作的设计项目过来了。”胡佳益说,她一个学期要到企业实训两次,压力大,学到的也多。 而带她的企业导师来自“华羽金顶”,该公司遴选7名优秀设计师作为企业导师,每个导师带3个学徒。企业遇到的问题会在课堂上解决,专业的问题在企业导师这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 课程作业转化为企业产品 目前,校企双方已共同开发出《成衣品牌产品开发》《设计师品牌产品开发》《服装产品规划》《流行分析与企划》等16门课程,其中有以企业为主导的课程9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引入了企业行业标准。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华羽金顶班”的课程还会进行动态调整。 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比赛、浙江省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52项,其中一等奖12项,同时现代学徒班项目将课程作业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年均采纳学生作品并投入生产达180款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