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大学师生与石智勇合影。 通讯员供图 |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73公斤级举重比赛项目中,中国代表队选手石智勇摘得奥运金牌,为中国代表队再添一枚金牌。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师生们集中收看比赛,他们挥舞国旗,在石智勇夺冠的那一刻,振臂高呼。 2016年,石智勇在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以总成绩352公斤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奥运四连冠。时隔五年,石智勇第二次站在奥运舞台,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虽然参赛级别变成73公斤,但石智勇在赛场上让国旗升起、听国歌奏响的初心和信念,始终如一。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摄影 张培坚 实习生 徐凯阳 通讯员 何玉环 游玉增 不光是奥运冠军 还是宁波大学研究生 今年27岁的石智勇不光是宁波奥运金牌第一人,世界举重的耀眼明星,也是宁波大学的一位研究生。 石智勇2019年进入宁波大学,成为2019级运动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石智勇取得一系列成绩,2019年9月21日,在泰国芭提雅进行的2019年举重世界锦标赛上,石智勇获得男子7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同时打破自己保持的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2020年10月23日,在2020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模拟赛中,石智勇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同时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挺举全国纪录,并超世界纪录。2021年4月20日,在2021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中,在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包揽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其中,抓举169公斤的成绩还打破了该级别抓举世界纪录,363公斤的总成绩也追平了总成绩世界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73公斤级举重比赛项目中,石智勇又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夺得金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李建设教授是著名生物力学专家,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院长,石智勇的硕士生导师。赛前接受记者采访对石智勇夺冠“志在必得”。“为了保障石智勇夺得奥运冠军,打破世界纪录,我们专门针对石智勇开展了技术动作的诊断和优化,他对此非常认可,这次去东京他是带着我们的技术分析报告和参赛建议去的。”李建设说。 据介绍,在宁大读书期间,石智勇除了每日刻苦训练,在学习上也认真进取,曾获得第七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去年抗疫期间,石智勇向宁波市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他还在训练之余,发挥体育特长为宁波市民拍摄居家健身指导视频,提醒大家尽量在家,并加强锻炼。此外,作为一名大学生运动员,石智勇关心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多次为学生上力量和体能健身课。 天赋+汗水+科技 奥运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在老师眼里,石智勇不仅是一名冠军,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据介绍,在备战东京奥运会阶段,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宁波大学体育学院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安排十余位老师去训练基地“一对一”授课,作为在读学生,石智勇并没有落下学业。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顾耀东说:“石智勇非常有想法,这是他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地方。”“运动训练专业理论的学习,让他明确了训练目标,石智勇自己也讲到,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让他认识到竞技运动训练并非表面上这么简单。”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任峰说,目前石智勇在老师指导下顺利完成论文开题以及中期检查环节。 据了解,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组织优秀的科研团队承担了体育总局委托的石智勇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在石智勇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宁波大学派出优秀老师和在校研究生组成科技攻关团队赴比赛现场全程跟踪采集比赛数据,先后提供重大比赛及极限强度训练条件下技术分析反馈报告8份,技术解析视频报告18份,参赛建议方案报告1份,年度科研成果报告1份。天赋过人,汗水堆积,科技加持,石智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让中国举重又一次站在世界最高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