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8月5日,浙江省教育厅通过官网转发了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按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进行分类排查统计,并及时录入浙江省教育政务服务网民办学校审批平台。 这份通知特别强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加强日常监管。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从事学科培训。 近日,宁波行动迅速,开展了地毯式实地检查,而且“不打招呼、直奔现场”。“请出示一下教师资格证”“你们现在教的内容涉及了提前教学”……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检查组,见证了突击检查校外培训机构情况。□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李臻 钟婷婷 通讯员 董惠婕 杨阳 胡谷怀 零容忍 覆盖全市2000多家 市教育局开展地毯式检查 是否在醒目位置公开办学信息;是否与学员签订培训服务合同;是否聘用在职教师,聘用无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从事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是否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这些都是此次检查工作的重点内容。 据悉,此次检查面向全市经由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线下),自7月26日起至8月15日,由宁波市教育局统筹,分成13个小组,每天派员到鄞州、海曙、北仑、宁海、象山等各区县(市)蹲点,进行联合检查。 “这次对暑期校外培训机构兼有偿补课检查,是宁波落实‘双减’文件的第一步,检查力度也是今年最大的,将覆盖全市2000多家经由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同时,我们已向社会公布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并开始查处。”宁波市教育局局长毛才盛说,针对有偿补课,教育局将“零容忍”,一旦发现,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现场 直击 海曙区 部分机构没有使用宁波市规范合同 “你好,我们是检查人员,请你把这两位教师的资格证书给我们看一下,还有把这三名学生的合同文本找出来,我们也要看一下。”8月4日上午,海曙第11检查组的检查人员,来到海曙区的多个校外培训机构,对信息公开、合同签订、师资管理、培训内容、安全卫生等情况一一进行检查。 位于解放南路与中山东路交叉口的“宁波市海曙区精锐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共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3名专职教师,当天上午有2名学生上“一对一”的培训课,有1名学生上陪读课。“信息公开在这堵墙上,这是三位聘用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这些是学生签订的合同……”工作人员应要求一一出示相关材料。 “合同是签订了,但你们这些合同不是宁波市示范合同文本。你们的学费有没有入对公账户?”检查人员现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引导该工作人员向总部反映,尽早通过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甬信培,让学员进行购课、付费,统一将学费缴入指定的对公账户,并将机构的自定义合同换成宁波市示范合同文本。 “国家已经出台‘双减’政策,下一步你们有什么打算?”检查人员顺便也了解一下培训机构的反应和动向,当听到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准备向“托管”转型时,及时提醒他们要对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进行变更,坚决不允许在周末、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开展学科培训。 据介绍,海曙区现有314家经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线下),从8月1日开始,宁波市教育局、海曙区教育局的科室人员以及各镇(乡)教辅室负责人等组成了19个检查小组,分头对这些机构进行全覆盖的推门检查,8月4日一天共检查了33家。 海曙区教育局还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每一个检查组检查完一家培训机构后,扫一扫小程序的二维码,上传检查记录。“截至8月4日,我们已检查了54家海曙区的校外培训机构(线下)。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信息公开、师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不大,但有部分机构没有使用宁波市规范合同,个别还存在一次性收费超三个月及超纲教学行为,三家培训机构消防疏散通道堆有杂物。我们在这次检查中都要求立即进行整改。”第11检查组检查人员、海曙区教育局终民科王婷婷告诉记者。 海曙区教育局联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时加大对无证办学机构的查处力度。至6月中旬以来,已联合现场取证无证办学机构7家,有4家被立案查处。 鄞州区 消费凭证不全,取消星级评定 8月2日早上9点,鄞州区教育局终民科俞泳和检查组成员来到五乡镇的一家名为精思教育的培训机构。 现场,七八个班正在上课。一楼教室里,有的学画画,有的打乒乓,有的背古文,检查组先查看了机构的各项办学资质文件和教师资格证,并随机抽检了几位老师,“除了确认是否为本人证件外,还要检查他们所教学段是否与证件匹配。比如小学段的教师资格证是不能教初中的,但是高段教低段是可以的,这个很多家长可能不会留心。” 这家培训机构目前教学内容以素质类为主,该机构负责人吴先生解释:“其实我们今年开始就在转型了,以前我们90%的班级是学科类培训,在暑假报班时,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只剩30%的学科类培训班了。另外,我们现在没在收取学科类秋季班的费用。” 此后,记者又跟随检查组前往2家校外培训机构。俞泳表示:“抽检登记在案的校外培训机构已经成为我们的常规工作,6月份时我们就检查过一轮,所以总体上问题不多。” 下午,检查组有了新发现。检查组人员核对一家培训机构的消费凭证时,发现该机构在家长没有主动索取发票的情况下,只开具普通收据,未提供正规发票。对此,检查组人员要求该机构出示所有的消费合同、收据、发票,一一对应核实,记录正式发票缺失的用户信息,责令该机构对照缺失名单,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正规发票。 同时,检查组人员根据《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对这一违规行为扣除3分信用分(一家培训机构每年的信用分满分为12分),该机构也失去了本年底评星级培训机构的机会。 北仑区 30余检查人员重抓超前超标上课 近日,北仑区教育局开展了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区教育局30余名机关干部分为两组,将在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整治中,对全区14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式检查。 7月29日上午八点半,北仑区教育局职成学前教育科干部刘炯和检查组成员一起,来到位于柴桥街道芦江北路上的某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检查组细致检查培训机构的信息公开、师资情况、合同签订等各类情况,并对校外培训机构内的各类课程设置和上课内容进行逐一落实核对。 “小朋友们好!你在这里有没有学拼音呀?”“老师有没有教我们加减法呀?” 在巡查现场,检查组一行走进授课教室,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检查组发现,该培训机构存在超前超标上课的现象,检查组工作人员当即要求相应培训机构进行整改。 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针对今天区教育局发现的问题,我们立刻落实整改,该停掉的停掉,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开展培训。” 刘炯表示,本次检查将覆盖全区所有的文化类校外培训机构,及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当场指出问题要求整改。目前,检查组已经发现校外培训机构问题51个,主要集中在灭火器未装箱,测温、消毒登记不规范,部分存在超前教学等方面。此外,本次检查也是为下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做一些调研,以便下一步更有针对性地去落实“双减”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