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与自然 高新区实验学校302班 鲍品灼(证号1003378) 指导老师 胡心怡 |
 |
海底探险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102班 刘思源(证号1003035) 指导老师 叶玲燕 |
美丽的研学之旅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502班 王欣妍(证号1009714) 指导老师 景吉玲 怀着无限期盼,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神秘的上林湖越窑青瓷博物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边聆听和浏览青瓷文化,一边感叹青瓷的美丽和典雅。我们惊叹“黑石号”上有如此多的奇珍异宝,秘色瓷里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美丽,赞叹着法门寺里的精美瓷器…… 我们还来到了荷花芯窑址。一进门,小朋友们就被龙窑的壮阔惊呆了。龙窑由窑头、窑壁、窑室、投柴孔、窑门、窑尾组成,一眼望去,简直望不到尽头。 下午,我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刻陶泥盘子。在青瓷亲子基地,我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青瓷的制作方法,看到古代青瓷的神秘工序,我们不禁啧啧称赞。老师讲完后,就是我们自己的操作时间啦!一番思索后,我选定了刻一条鱼来表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我小心翼翼地握着铅笔在盘子上写画,就像写毛笔字一样,轻轻地、耐心地画着。“线条弯曲一点,再画上眼睛……”终于画好了,下一步也就是最难的一步——刻画。我拿起刻刀,手微微发抖,无从下手,我生怕一用力就把盘子刻裂了。每刻下一根线条,我就会长吁一口气。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终于把盘子刻好了。我把盘子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感觉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得意极了。 据说四个星期后,我们亲手制作的青瓷会快递到学校,真期望早日能看到成品啊!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在依依惜别中踏上了回途的大巴。 美丽的研学之旅,带给我们知识和快乐。我会把这份美丽藏在心里,时时想起。 游三潭印月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406班 叶渝垠(证号1009705) 指导老师 吕淑芳 午后,强烈的阳光照耀着西湖,折射出点点碎金。梦一般的遐想与期待也在比肩接踵的长龙般的队伍里愈发强烈起来。 终于上船啦。一阵湖风吹过湖面,微波粼粼的湖中,偶尔有一条小鱼从船旁游过,不时地浮出水面,倾听游客的嬉闹声。两旁的青山相对,像一位位士兵,守护着西湖。船驶到湖中心,就看到了左前方一座八角形五层的宝塔,高耸入云,十分壮观。远远望过去,雷峰塔倒映在湖水中,塔影和这西湖的水融在一起,这就是传说中的“雷峰夕照”吧!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下了船,来到了三潭印月。据船上的导游说,在中秋之夜,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灯光从塔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据说共有33个“月亮”。三潭印月因此而得名。在中秋之夜,到西湖泛舟,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景致,是最惬意的事。 下了船,沿着堤岸往北走,就来到岛北端的亲水平台。举目向北远眺,炙热的阳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泛起了点点碎金。这就是苏轼眼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远处的堤岸上,杨柳依依。东风越过远处的堤岸,掠过湖面,带着一丝丝凉意,向游人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我情不自禁地吟诵着“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纸上得来终觉浅,这真是不虚此行。 雨中的栲栳山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414班 胡谢清(证号1009007) 指导老师 屠雅云 一大清早,乌云姑娘好奇地探出头来,于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也顺势落下来,落在窗户上,落在屋顶上……渐渐地,雨变得很细,我们走出家门,来到了一个地方——栲栳山。 雨中的栲栳山几乎没有人,显得冷冷清清,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一踏进栲栳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便映入我们的眼帘,小溪潺潺地流着,叮叮咚咚地哼着小曲儿。我们一边爬,一边欣赏秀丽的风光:左边是一片翠绿竹林,一根根高高的竹子矗立着;右边则是一大片树林,碧绿的树荫如同一把把绿色的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这里还有着新鲜空气、悦耳的鸟鸣,以及叮咚的泉水声。看到这幅美景,我始终很难移开目光,哪还顾得上爬山的劳累呢?不过,更惊喜的还在后头。我正入迷地走着,几树桃花吸引了我的注意,桃花姑娘娇羞地穿上粉嫩的长裙,优雅带着几分可爱。现在,它们即将慢慢展开华丽的裙摆,迎来一次蜕变。 爬着爬着,不知不觉我登上了观望台,放眼望去,对面的山顶一片朦胧,云雾缭绕,再看看我爬过的地方,竹林、树林、桃花、鸟儿、山泉,构成了一幅天然的风景画,美不胜收。 美丽的鸣鹤古镇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405班 吴思熠(证号1009794) 指导老师 陆海霞 鸣鹤古镇在我的家乡慈溪,那里有许多醉人的美景和诱人的美食。 进入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金仙禅寺。进入金仙寺,一堵老墙把外面的喧嚣阻隔了起来,神圣而肃穆。湖边的垂柳好似小姑娘的头发,一阵微风吹过来,它翩翩起舞。寺院门前立着两头石狮子,威武无比,日日夜夜坚守着古镇入口。 大门的入口处有一家国医馆,据说鸣鹤古镇便是中国国药的发源地。站在大门口,一阵阵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扑鼻而来,探头往里看去,只见一个个木柜子立在那里,柜子里放着各种中药:白术、茯苓、半夏…… 继续往前走,那边有一座老宅,那是鸣鹤古镇保存最完整的五马头墙。古色古香的银号客栈别具一番风味。那边院子里还有四口大缸,古时候是用来救火的,现在里面开满了荷花,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含苞待放。往前走,有几条小巷子,弯弯曲曲的,几个老人悠闲地拿着蒲扇,坐在那儿拉着家常。窄窄的小桥横跨在河面上,有直的,有弯的,有阶梯的…… 鸣鹤古镇不但有美景,还有各种美食:甜滋滋的老鼠球、软糯可口的年糕饺…… 小桥、流水、人家,鸣鹤古镇依山傍水,是一座古色古香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小镇。 东湖游记 慈溪润德小学504班 徐梓淇(证号1009723) 指导老师 马燕绒 身旁青林翠竹,猿鸟乱鸣。我望东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水面浮动,清光四溢。这时的东湖,如一袭藏青、墨绿的衣裙,那层层褶皱,更增添东湖的神秘、淳朴、端庄、精美。 鲁迅笔下的乌篷船,船头微微向上翘起,船体细长,仿佛挂在天边的新月;船舱虽低矮,但坐在里边,倒别有一番情趣。船夫坐于船尾,一手划桨,两脚摇橹。“唰——唰——唰——” 迎面,忽然一个洞口,正当顶上三个大字:仙桃洞,笔力苍劲、深厚。传说王母娘娘曾在此种下一棵仙桃树,为防仙桃被偷,又派天将把守;又因洞口外形如桃,故名“仙桃洞”。这么奇妙的传说和风景,不由得让人赞美与感叹。清代名士陶俊宣就在洞门两侧题帘一副: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观四周山谷,足有三四十米高,中间从头到尾被劈开了,巍峨雄奇,令人生畏。 一个更大的半环型山谷出现在我们眼前。一层层色彩鲜明:酒红、土黄、深棕、墨绿、淡青……一幅壮阔而奇美的“画”使我们惊叹不已。“呜呼——呜——呜呼呜呼——”爸爸两手交叉,吹出婉转而空灵的清响,在山谷中久久回荡。那声音,就像是年迈的母亲正在深情呼唤着遥远的儿子,又仿佛是妻子的望眼欲穿,那份渴望与丈夫团聚的归心似箭。这不正是山石上的“空谷传声”吗?也许,那“声”不止是声音,更是人们心中的呼唤吧! 前路漫漫,空翠茫茫。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 黄果树赏瀑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512班 沈明峻(证号1009035) 指导老师 沈志苗 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黄果树景区游玩。 观光车在弯曲的盘山公路上行驶。导游介绍,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也来过这儿。在我们来之前,瀑布所在地区一连几天下雨,所以瀑布正值涨水,更有气势磅礴之感。 刚进入景区,就听见哗哗的水声,但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走了百十来步,才从树林间隐隐约约看到一条瀑布挂在山崖上。又走了几十步,才隐隐约约看见黄果树瀑布的面貌。只见瀑布,犹如一条帘布,倒挂在山崖上。由于正值涨水,瀑布奔泻而下,又犹如一条巨龙。虽没有徐霞客描述的那么壮观,但还是蛮震撼的。 又走了一段路,忽然有一丝丝水落在我的脸颊上,是下雨了吗?我惊奇地看看天上,这不还是多云天吗?爸爸告诉我,这是礼物。我仔细一看,可不,瀑布喷薄而下,许多调皮的小水珠跑了出来,在瀑布附近形成了一股股水雾,就像下雨了一样。越靠近瀑布,“雨”就下得越大。我在“雨”里跑啊跳啊,直到大人说留个影才停下。此时的我,已被这“中华第一瀑”所深深陶醉。 组稿老师 许燕舞 邹群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