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下水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细观察 生活成文

汪静男

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曾获得海曙区教坛新秀、区优秀教师、区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等荣誉。所带班级曾获“区优秀班集体”。作为语文老师,她潜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鼓励学生投稿,提高学生写作热情,所参与的课题《基于统编教材“观察类习作”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在市里立项。

    观察并不是随意无序的,我们可以试着让观察有序、细致起来。大家可以真实描写周围的环境、当时的心境,对观察对象细致入微、有条理地描绘。如果能用上精妙的比喻,展开丰富的联想,就能让描绘的对象在读者面前“活”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同学觉得写作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时我们就需要把生活作为“源头活水”,随时随地,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敞开心灵,去感受,去抒写……

    拜水都江堰 

    汪静男

    成都行的最后一站,我们一行人参观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都江堰。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都得益于都江堰源源不断的水流,灌溉这方沃土。

    雨中游都江堰,走走停停,别有一番情趣。周围的山林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可谓是欲抱琵琶半遮面,更激起了我们揭开它神秘面纱的好奇心。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宝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清澈的河水汹涌地穿过笔直而狭窄的宝瓶口,去浇灌辽阔的成都平原。这是李冰带领百姓人工开挖的水渠,叫内江,它是由古人们采用先火烧再用冷水浇泼的方法,让石壁炸裂再开挖而成。先人这至简的方法却闪烁着至高的智慧。眼前的宝瓶口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当年先人们开挖内江的不易,水面上激起的浪花带着先人的血泪,奔腾不息。

    我们又顺着江边小道,经过飞沙堰,来到鱼嘴。奔腾的江水到了这里乖乖地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听导游介绍,鱼嘴的建设十分科学,它建在弯道处,盛水季节时,会形成漩涡,巨大的离心力会将部分的水和泥沙甩进外江。先进的排沙与泄洪功能,也是都江堰能沿用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走过安澜索桥,一路拾级而上,乘坐步云廊扶梯,来到了制高点——玉垒阁。站在阁顶,可俯视整个都江堰,东可观千年古城,西可瞰成都平原,北可眺岷江源头,南可望八百里青城。在阵阵山风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李冰尽心筹划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为民谋福的诚心。

    多少帝王将相已经在史册中慢慢褪去光环,但治水英雄李冰的盛名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那是人们对于治水精神和品格的敬畏和尊崇,更是对自然规律虔诚的膜拜。拜水都江堰,我才真正懂得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