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习室的配套设施很齐全。 |
 |
收费的共享自习室受年轻人青睐。 |
小巧又温馨的空间,一张张小书桌,专心看书的人,只能听到书本翻页的声音……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起网红韩剧《请回答1988》中女主角德善的“不要睡读书室”。 当下,有着日常学习、求职备考需求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图书馆、书店等地方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现象。如果有一个独立、安静舒适的自习室让人专心阅读、学习,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 有需求就有市场,近两年,收费的共享自习室在宁波出现,并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和白领的青睐。 其实,共享自习室的模式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在日韩兴起,很多学生都会结伴去往“读书室”写作业。这种模式有何吸引人之处?大家为何会接受付费的学习环境?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宁波几家收费共享自习室。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樊莹 林涵茜 文/摄 现场 配套设施齐全 每小时收费5元左右 在南部商务区的某写字楼里,记者走进一家收费自习室,门口的墙上写着“24小时沉浸式智能自习室”。记者看到,这家自习室约有200多平方米,空间被布置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 其中阅读区分为“沉浸区”和“阳光区”,“沉浸区”模拟夜晚环境,阅读位被隔成了一个个小空间,用帘子遮挡,每个座位上配有台灯、充电插座、小柜子等配套设备。“阳光区”则无遮挡,适合习惯白天学习的人群。 自习室里的50多个座位,只有6个位置还空着,座位上的自习人员没有一个在说话,氛围和大学里的自习室差不多,但私密性显得更好。 除了阅读区,该自习室还设置有茶水休息室,微波炉、电脑、打印机、wifi、咖啡、饮水机、学习用具、自动售卖机等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除自动售卖机的商品外,所有都是免费使用。 在收费方面,这家自习室分小时卡、计次卡、期限卡、新用户体验卡等,以满足或短期或长期学习需求的会员。比如,针对短时间学习的人群,有3小时学习卡,费用是15元,平均每小时5元;30天优惠月卡套餐费用是399元 ,平均每天约13元;年卡费用2999元,平均每天约8元。 像这样的共享收费自习室多不多?记者在某团购网站上键入“自习室”,共得到近10个搜索结果,多分布在鄞州南部商务区、海曙天一广场、北高教园区等地。 在了解了多家共享自习室后,记者发现这些自习室有的位于高校附近,有的在较为集中的商业街区。这些共享自习室的配置都大同小异,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环境清爽安静,而且自习室内基本都是全程无人值守,均由自习人员本人线上微信小程序操作预约。 人群 年轻人居多,看中的是学习氛围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另外两家共享收费自习室,发现来到共享收费自习室的人群,大多是学生和白领。 今年6月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毕业的小元(化名),自下定决心再次考研的时候,就四处寻找适合学习并且环境相对舒适的地方。“备考是一个枯燥且单调的过程,如何坚持下来,让效率更高,学习场所非常重要。”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个地方半信半疑,在家或者图书馆学习不好吗,为什么宁愿花钱来这里学?”抱着好奇心,小元试着选了其中一家店花了几块钱买了单次体验卡。 “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没什么人,但没想到很多座位上都摆放了书本、纸笔等学习用具,有的还把日历、镜子带过来。座位背后的帘子一拉,相当于处在一个独立的小空间,不易被人打扰。和图书馆、咖啡厅等场所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这里是24小时开放,没有门禁,很适合我们这种即将考研的学生。”小元觉得和一群人一起学习很有氛围,效率提高了许多。 这次体验后,他立刻花了1800元买了一张半年卡,平均每天花10块钱,就可以长期“驻扎”,有固定的学习座位,资料也直接放在桌上,免得背来背去。每天一早他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了,晚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时间,不再受限于场地管理等客观因素。 不仅是学生,很多白领也会选择到这里付费自习。最近几个月,陈女士一直在准备高级工程师职称考试。“家里有小孩,比较闹,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我就想到找一个可以安心学习的公共场所。”陈女士说,虽然是付费的,但价格完全能够接受,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却省去每天寻找学习场所及座位的时间成本。 宁波财经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熊兢认为,在共享经济模式的带动下,共享自习室符合时下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自带学习氛围的光环,又充满了学习的仪式感,迎合了年轻群体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现状,满足了年轻人学习充电的刚需,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能激励用户的学习热情,能够对个体成员行为产生制约、影响和改变的作用,通过群体效应达到鞭策自身学习的目的。 探讨 这种业态是否能长久? 去年,本报记者也采访过一家收费自习室,比较特殊的是去那间自习室学习的都是留学生。受疫情影响,他们被迫留在宁波在家上网课,于是一群留学生创立了一家24小时自习室。但是这间自习室仅半年就关闭了,很多留学生也都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学习生活轨迹中。记者再次找到其中一位创始人了解情况,他说:“主要是因为场地租金有点贵,运营思路不对路,半年时间几乎没有盈利。我们也回到了原本的留学道路,自习室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在本次探访中,其中南部商务区一家自习室的负责人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这家店是今年6月才开张的,到目前已经运营了2个多月。“现在正值暑假,白天以学生居多,晚上则是职场人士居多。平时特别是周末,来自习的人比较多,座位基本上都是坐满的。”吴女士说,虽然目前还没有盈利,但是她很看好收费共享自习室的未来市场。 记者了解到,位于海曙区天一广场附近的一家自习室,于今年1月份又在宝龙广场开了一家分店。 对此,浙江万里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吴萍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她说,新时代是着力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时代,共享自习室就是最典型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采访的情况看,年轻人可以租住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但却需要一个看得见同行者的环境支撑自己往前走的信念。在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白领居家工作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共享自习室前景应该说可期的。 与图书馆等公共自习室相比,共享自习室提供了打印和饮料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彰显了人文关怀,既有群聚感又有私密空间的环境会激发年轻人拼搏的意识。 其实,共享自习室是图书馆、书店等传统的自习室环境在新需求下的产物,因此它本身未来的发展也应该要基于传统的环境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配套服务措施,并针对目前疫情环境做出合理的防疫设计,相信今后的共享自习室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