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所农村百年老校 因何焕发活力?

一年级新生进行适应性学习

    [ 开栏语 ]   

    新时代以来,宁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两个率先”,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弱项,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破解影响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的主要矛盾,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乡村教育和坚守乡村的教师们,推出“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教育”,致敬那些扎根乡村的教育工作者。

    镇海区九龙湖镇长宏村后新屋69号,是镇海区长石小学的所在地。尽管学校规模不大,但校舍干净整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目标十分醒目。

    创办于1917年的这所农村学校几经变迁,一直为附近孩子的小学教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新时期,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从2000年起,长石小学成了隶属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的一所农村完小。

    去年12月,镇海区教育局在农村小学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提出了农村小学与中心学校一体化办学方针,长石小学成为了九龙湖中心学校长石校区,伴随着教学管理一体化,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文/摄

    A

    学校的硬件设施变好了

    九龙湖中心学校长石校区现有13个班级,58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35名,专任教师28人。其中,区骨干教师一名,区骨干班主任1名,区各学科教坛新秀3名。

    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学校时,正赶上一年级新生来校进行适应性学习。一个班的教室里,老师正带着新同学做自己的名字牌,另一个班的教室里,老师和同学们正分享着《大卫,不可以》的绘本故事,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

    新一年级两个班共90名学生,只有8人有本地户籍,其余82人均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去年入学的两个班里,本地户籍学生仅3人。

    张华梅是新二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从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工作。2011年前,张华梅在附近的另一所农村小学汶溪小学工作,随着村里居民逐步城镇化,村小生源逐渐减少,2011年,汶溪小学并入长石小学,张华梅也来到了长石小学。

    工作28年,张华梅见证了农村小学的变化。“最初的时候农村小学老师少,我工作开始那几年都是包班教学的,一个人把一个班级的各个学科都教了,不但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美术和体育,我真是什么科目都教过。后来,渐渐师资多了,音体美也有了专职老师,不过低年段的,有时候依然会搭一门美术课。”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张华梅比较明显的感觉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变好了,教室里都用上了一体机教学,很方便,教学楼、运动场都翻新过了,看着人心情也好。

    对此,九龙湖中心学校副校长、分管长石校区的庄力波介绍,去年以来,在镇海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拨款下,学校门口建设了家长等候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学校三幢教学楼都进行了刷新;运动场新修了足球场和篮球场,方便孩子们进行体育运动;此外,还购置了食堂保温设施,为冬天的饭菜进行保温。

    B

    薄弱的英语学科变强了

    另一位2000年以来一直在长石小学工作的洪雯老师,这些年则感受到了农村学生家长的变化,他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正在慢慢提高。事实上,九龙湖中心学校长石校区在教学上也颇有一些可以说道的地方。

    在一般人以为可能会比较薄弱的英语学科上面,学校出乎意料地多年来表现都相当不错,在连续多年的区教学质量调研中,成绩均名列前茅。“这主要归功于老师的认真负责,因为担心孩子们基础薄弱跟不上城区学校,他们在教学中认认真真落实到每一堂课上,带着学生夯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学生们也不甘落后,认真学习,于是创造了让人惊讶的成绩。”九龙湖中心学校总校长赵建强介绍。

    体育方面,长石校区在去年的区运动会小学乙组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万人跳绳比赛则连续五年都拿了一等奖。

    学校在多年的教学中发展出了与校名“长石小学”相契合的“SHI文化”拓展课程,将石头彩绘作为特色发展项目,并以此为载体,让孩子们在画石头画的同时了解石头的精神和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进而达到“捡石、画石”到“赏石、悟石”的蜕变。老师们教育孩子,石头最大的特质,就是自信也知足,把根深扎在大地上,直面整个世界,从容地接受阳光,也从容地经受风雨。

    C

    老师安心留下来发展了

    王语彤是本地孩子,即将入读三年级,语彤妈妈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比较满意。一二年级作业不多,孩子基本上在学校里就完成了,放学后有托管时间,她基本上赶得及下班后接孩子。“班主任老师很负责,有事情或者孩子某一阵子有点小状况,都会及时沟通,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就希望学校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好,现在都讲教育均衡了嘛。”

    另一位王墨惜同学的父母都是外地来九龙湖务工的,即将读二年级的王墨惜还有个小一岁的妹妹,是新一年级学生。王妈妈前几年为了照顾两个女儿全职在家,两个女儿都读书了,她也给自己找了个时间相对自由的活,方便接送孩子。“我们觉得这边的生活还不错,就希望两个孩子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吧。”

    对此,校长赵建强也介绍了一体化办学以来,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配比、教学管理和教学常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据介绍,长石校区目前的师资配比能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需要,当然,随着家长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提升,矛盾依然存在。为此,学校通过校内校外培训、骨干教师交流、培养与考核等办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几年前,区骨干班主任陈茵娜从九龙湖中心学校交流到当时的长石小学,自此一直留下来任教;这两年,学校每年仅有一个新党员发展名额,根据实际需要,连续两年的新党员教师都在长石校区中进行发展。收入上,两个校区的教师收入基本持平,这也让老师能够安心留下来发展。

    教研上,既有内部的自我蓄力,也有外部的借力发展。内部,既有校内教研,也有校区间的共同教研,通过共同教研,实现共同教育和共同提升。校外,主要是利用假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全体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工程,老师们先后去过厦门大学、苏州大学等接受培训。此外,在镇海区的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工作中,九龙湖中心学校结对的是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双方结成了城乡教育共同体空中课堂,每个学期空中课堂开课50节,以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送课为主。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逐步实现两校区教学质量的整体均衡。目前,在不同的科目上,两校区各有优势。说实话,作为校长,面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需求,压力也不小。虽说一体化发展,但两校区也各有区别,接下来,我们也将在课程的个性化设置与学生特长的多元培养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九龙湖中心学校校长仅一年的赵建强,正在考虑构建和而不同的一体化发展方向。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