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产生了众多的网络传播媒介,也催生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鲜词汇。 今年以来,一大波网络热词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我们的“口头禅”。“打工人”“干饭人”“原年人”“破防”“社死”“yyds”“内卷”“躺平”等,这些热词大多数时候都来自于网友的情绪表达,一般流行于网络之中,被统称为网络语言。 何为网络语言?它是伴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但是,看不懂的人,会认为这些都是互联网“黑话”,担心会对现有的语言系统带来不好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为什么?经历过“火星文”的老师,要和同学们好好聊聊。 主讲人 余姚市梦麟中学 郑青青 虚拟世界催生的网络语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特的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到了今天,它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吉林大学房绍坤教授在该校法学院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有人说,这是一个‘内卷’与‘躺平’交织的时代。当代年轻人或在‘内卷’,或在‘躺平’,或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反复横跳。”这段话中反复出现的“内卷”和”躺平“就是近段时间十分流行的热词。内卷本意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如今的“内卷”,则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相对而言,“躺平”则是另一种生活状态——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选择“躺平”,即是选择了一种无所作为的方式来生活。不管是“内卷”还是“躺平”,都是网友们对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表达。 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随着网络热词应用的越来越广,语言的变化也随之开始,面对这些新奇的文字,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说,这样的网络热词和传统的语言文字大不相同,不利于传统语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倒退。脱口秀节目中出现的大量谐音梗,打破语法要求创造的新词,怪字错字的层出不穷等都会使得人们淡化对汉字的认知,甚至失去对汉字原意的认识,从而带来不利影响。 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进步,它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在这个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接收着巨大的信息量,这些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而传统语言的表达不足以迅速地将信息转化为最简洁的方式传播,网络语言的出现成为了必然,网络时代需要这样简洁的网络语言来代替一定的传统语言。 作为汉字权威的《新华字典》,也在不断刷新自己,吸收新的内容,第12版《新华字典》与旧版相比,收录了“初心”“点赞”“粉丝”“刷屏”“截屏”“二维码”等100多个新词,还增补了“卖萌”“拼车”“拼购”“被会员”等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这些“网感”十足的新词新用法,不仅代表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不少人觉得《新华字典》与时俱进,变得更接地气了。 网络语言将归何处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中指出,如今网络语言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的小众专利,而成为众多网民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解,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 有人说,流行的未必都能成为经典,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看待,语言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规范。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有新词新语涌现,只有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和规范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词新语,才会被吸收,纳入到语言体系中,进一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只有规范才能为语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才能拓宽交流沟通的渠道,才能促使语言健康发展。 有专家表示,对于网络语言,既要宽容也不能纵容,语言规范要因势利导,分清语言使用的场合,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网络语言采取不同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