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践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高新区实验学校202班 魏语彤(证号1003306) 指导老师 龚宾 |
 |
重温红色经典 高新区贵驷小学303班 朱辰源(证号1001069) 指导老师 朱美佳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小记者们参观了杨贤江纪念馆、慈溪市掌起镇洪魏村革命纪念馆,走进了一个开满梅花的革命老区——宁海县岔路梅花村……小记者们通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的锻炼,不断发现家乡之美,在时代大潮中学唱奋进的凯歌。 去匡堰缅怀革命先烈 慈溪市匡堰实验学校401班 高熠雯(证号1019920) 指导老师 陈莉亚 清明前夕,我很荣幸被选为学生代表,跟随老师们一起前往匡堰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举行了以“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祭扫活动。 首先,我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集体默哀三分钟,我的心情无比沉重。默哀结束之后,几名代表敬献花篮,表达了对先烈的哀思,少先队员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礼,全体三鞠躬以表达敬意。 然后,大家又聆听了老干部罗银良爷爷介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看见了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场面,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最后,我们排队有序地参观了陵园,仔细阅读了墓碑上各位烈士生前的光荣事迹,我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长大了报效祖国! 红色之旅 宁波杭州湾新区世纪城实验小学301班 胡梓彤(证号1008050) 指导老师 滑小伟 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带来了幸福? 今天我就为大家揭晓答案吧!我们去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参观,了解了抗战时期发生在三北大地上英雄们的故事。 我们请了一位讲解员阿姨,她先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斜长的大枣树,讲解员和颜悦色地说:“这是根据地建立的时候种下的一棵枣树,它生长的方向指向宁波,寓意着早日解放宁波。” 然后我们来到了一间教室,它是军政干校的军事教室。这里是当年军政干部上课的学堂,是党校的前身,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壁画和题字,在这些东西中寄托了先烈们的期望。再往里走,我看见了许许多多新四军使用过的装备。其中我发现了一条破破烂烂的被子,那是新四军战士在冬天盖的被子,它十分的薄,和我们现在夏天盖的被子差不多,他们春夏秋冬都只盖着它。而且当时战士们都没有足够的粮食,饿了就吃野菜、树皮,那是多么艰苦的生活啊! 看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参观杨贤江纪念馆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201班 陈鲁菓(证号1008576) 指导老师 胡群央 今天,我们去杨贤江纪念馆参观了。 走进院子,一眼就看见了一本翻开的“大书”,书的左边写着“新教育大纲和教育史ABC”,这是杨贤江参与编写的两本著作。书的右边写着“学生杂志”,这是由杨贤江主编,商务印书馆印行的杂志。 走过小桥,就是杨贤江纪念馆,门口的两根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妈妈告诉我,杨贤江在1927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站在通济桥上,远望姚江水面星光点点,想到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一幕幕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情景,写下了这对联。这副对联表现了革命家杨贤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风范。“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这不屈的精神和凌云壮志把右边的党旗映衬得更加鲜红。我不禁举起右手,向着鲜红的党旗敬上庄严的队礼。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杨贤江的雕塑。1895~1931,杨贤江短暂的一生,却在教育理论和指导青年的工作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走在纪念馆里,我了解了杨贤江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从年少求学到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从加入中国共产党到投身大革命,从与白色势力对抗到最后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他一刻都没有停下为祖国的富强和进步而努力的脚步。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走出纪念馆,突然下起了阵雨,这难道是对英雄的礼赞?不一会儿,雨停了,天又晴了,我望着碧蓝的天空中自由漫步的云朵,幸福地笑了。 红船精神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305班 陈梓麒(证号1019781) 指导老师 陆孟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寻找红色记忆,我们来到了嘉兴,亲身感受红船的含义,聆听红船的故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敌人的搜捕,代表们就想方设法转移到了嘉兴,在这条小小的红船上继续开会,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红船就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就是敢为人先、勇敢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为了国家和民族不再受屈辱压迫,给我们寻找真理,引领我们前行。钟南山爷爷为了掌握新冠病毒的情况,逆行到武汉,向党中央及时提出抗疫方法。数万名红军战士用二万五千里长征告诉我们,革命事业的胜利是奋斗出来的。这样的红船精神,我们要永远学习,永远牢记。 红船精神在我们身边也有,刚刚过去的台风“烟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抗击台风,周围的许多叔叔阿姨都主动到一线,社区里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通知,老师们一个个打电话,在群里发送要求,这样的红船精神让我感同身受。 习近平爷爷说小学生是“小树苗”,将来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想作为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目标,增强学好本领,无论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学习。因为我们的学习不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新时代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每一天的刻苦学习,都是为了将来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 红色故里 薪火相传 ——探访岔路梅花村 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602班 张皓宸(证号1012754) 指导老师 徐能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而在宁海,就有这么一个“江南红村”——岔路梅花村。趁着这春光正盛,我与文学社的小伙伴携手走进梅花村,一起探访红色密码。 车子行驶在乡村的公路上,我们一路领略“春光无限美”,快到梅花村时,远远望着,整个村庄背山面溪,倚在青山绿水间,分外恬静。当车子拐上梅花大桥时,“江南红村,浙里梅花”八个醒目的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十分大气,仿佛告诉远道而来的游客,这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而是浙江一个开满梅花的革命老区。 梅花村给我的印象是宁静且和谐,走在村里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抬头是随处可见挂在门庭上的小红灯笼以及村旁的绿树和“梅花亭”等字样的招牌,低头是巷子两旁沟渠中的潺潺流水和游鱼以及角角落落的青苔绿藓。无意间,墙上的一块蓝色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赫然标注着“白岭根”,不是梅花村吗,这又是何意呢?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参观纪念馆时,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我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原来白岭根就是现在的梅花村,1947年1月,中共浙东工委书记刘清扬在白岭根召开会议,会议期间大雪纷飞,全村梅花盛开,这是“梅花村会议”名字的由来。白岭根村也因此得名“梅花村”。整个村子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梅树,虽然错过了开花的季节,但枝头挂满了青色的梅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煞是诱人,同样也没辜负梅花村的盛名。 车子慢慢地驶离,回头望着渐渐远离的梅花村,心中颇有感想。花开花落终有时,红色精神却代代相传,身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势必扛起这面大旗,让红色薪火永不熄灭。 红色印记 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9班 严嘉玥(证号1008923) 指导老师 徐璐 假期里的一天,我和我们班六位同学一起相约到慈溪市掌起镇洪魏村革命纪念馆参观。参观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到掌起参观革命纪念馆?这几天,我想了一想,用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先回答第一个为什么。1944年后,四明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浙东区党委机关转移至洪魏一带,该地区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领导中心。浙东区党委领导军民高举抗日大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洪魏是传承者红色印记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再回答第二个为什么。结合课文《朱德的扁担》,我们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同一切旧恶势力开展生死斗争换来的,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换来的。我们要永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回答第三个为什么。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生活在山川秀美的祖国大家庭,参观革命纪念馆,让我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我们高举革命红旗,传承红色印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