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小浃江小学 许笑笑 课堂评价是指师生运用评价工具收集、分析和解释学生学习信息,进而对学习状况作出判断并提供建议以改善学习的活动过程。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低段写字教学中,课堂评价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评价促进学习的功能也未得以发挥。本文以小学低段写字教学为例,探讨旨在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课堂评价策略。 一、准确而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 没有反馈就没有改进。要想改进,学生必须知道“差距”在哪里,即“我现在的书写能力”与“目标书写能力”之间的差距。教师的反馈能帮助学生知道和理解到这种“差距”。低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反馈,因为他们很难独立地了解自己的书写情况。但反馈也有好坏与正负之别,有效的反馈才能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准确”和“及时”是有效反馈的两个重要特征。 (一)准确反馈书写信息 准确反馈书写信息强调的是教师反馈内容的精准性。在低段写字教学中,反馈内容的精准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基于书写标准进行评价和反馈,二是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反馈。学生能不能接收或理解反馈信息,还要看教师的反馈是否具体、清晰。越是具体清晰地信息反馈,对学生写字技能提升的帮助就越大。笔者向学生反馈书写信息时,尝试运用“描述性反馈”,即向学生清晰地描述书写情况的具体细节。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吃”字的书写反馈:“口字旁的大部分应写在左上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侧,最后一笔为横折弯钩。” (二)及时反馈书写信息 除准确外,反馈还要及时。书写中的及时反馈对学生书写技能提升的帮助是最为有力的,此时的反馈能够引起学生行为和认知的改变。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若未能向学生反馈书写情况或者反馈不及时,学生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对低段学生而言,每节课要求书写的汉字都是新的。如果一开始就写错,也未得到教师的反馈,他们就会“错以为对”,一直这样写下去。教师可能在学生多次出错后会提高反馈,但此时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例如,有一次学生练习书写“万”字时,部分同学将“万”字的笔顺书写错误,第二笔本来是“横折钩”,但有部分同学写成了“撇”。笔者翻看他们的课堂练习时发现,课堂上就写错了“万”字的笔顺,但未得到老师的反馈。 二、丰富而多元的评价实践 对低段学生而言,兴趣在书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要经常变化评价实践或者几种评价实践联合运用,避免书写评价的单一。在写字教学中,笔者运用丰富多元的评价实践激发学生书写兴趣,从而提升书写能力。 (一)随堂练习中融入评价 在部编本教材中,每篇课文基本都安排六个或七个要求会写的字。每节课,学生要能够规范书写三至四个汉字。由于时间、班级人数的限制,加之教学进度要求,写字教学中的评价可能被忽略。缺少了评价,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书写是否符合标准,或者离“达标”还有多远。教师对写字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不得而知,因而也就无法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效评价呢?教师需要考虑评价技术的引入和使用。笔者在写字随堂练习中运用了抽样的技术,即在40多位同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书写表现判断、推测班级整体书写情况,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笔者根据对学生书写情况的了解,先抽取一个书写能力中等的学生,对他的随堂练习进行评价,若他的书写合乎标准,再找一个书写能力较这位同学稍弱的学生;若他的书写与标准有较大差距,可再找一个书写能力好的学生。通过分析被抽样学生的书写,笔者可判断学生在书写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从而再统一强调。 (二)课后作业中融入评价 相较于课堂中的写字练习,学生在完成作业本中的“写一写”时,有更充足的时间。通过作业本中的反馈,笔者能大致了解学生的书写能力及教学中的不足。在批改作业本时,笔者采用了“等第+评语”的方法。根据学生整体书写情况,先进行等第式评价(最高为五颗星,最少为一颗星)。教师给出的等第一,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书写的大致情况,但不知道每一个字的书写与标准的“差距”。因此,评定等级的同时,笔者辅以评语。以一上《口耳目》一文为例,本课要书写“口、耳、目、手”四个字。在观察学生Z的书写后,笔者给他的等第是三颗星。为了让Z明晰自己书写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在旁边写上评语“口和目中的横折写得不规范,没有做到横平竖直;口应该是上宽下窄,不能上下一样长;耳中的两个横与右边的竖连接了;手的第四笔应该是弯钩而非竖钩。” (三)书写大赛中融入评价 笔者会定期(一般为两周)在班内进行“汉字书写大赛”。 赛前,笔者将拟定的比赛评分标准分享给所有同学,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优秀等级、合格等级和待提升等级,每一等级后都有相应的评分细则。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书写一定量的汉字。比赛结束后,依据评分标准选出“书写小能手”和“书写进步之星”,并为他们颁发特制的奖牌。为鼓励更多同学的积极性,一般以竖排小组为单位,每组都会产生一名“书写小能手”和一名“书写进步之星”。学生获得的奖牌一直保留到下次比赛。为了赢得荣誉,越来越多的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不再随性而写。多轮比赛后,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得以提升。 三、引导不同主体参与评价 单一的课堂评价主体不利于多元评价主体意见的收集,为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书写能力提高的正向作用,学生汉字书写的知情人应参与到评价中来,于是,笔者在写字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一)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课上,待学生完成书写练习后,笔者引导他们依据书写评价标准评价自己的书写。为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书写评价标准,笔者将其编成口诀,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笔画打地基;上下左右看仔细,高矮胖瘦要合理;间架结构要观察,有分有合看距离。”在进行书写评价后,笔者引导学生反思“‘我’与书写标准的差距有多大?”“如何去缩小差距?”如果学生自己总结不出来,笔者会进行适当解释和引导。 在作业本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处处可见。笔者引导学生借助书写评价标准成为“评分员”,“评分员”对自己作业中的书写进行等第式评价(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在评定等第后,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份“自我评价单”:我写得好的是哪个点?我的书写存在什么问题?我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在“自我评价单”的引导下,学生能明晰自己与书写目标的差距,而且还会自己反思“如何缩小存在的差距”。这不仅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也能够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评价。 (二)指导学生互相评价 同伴评价即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客观和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改善和调节自己的学习。低段的学生对同伴的书写有着良好的判断力,他们更清楚谁的书写好。在写字教学课堂练习中,笔者会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评价同伴书写机会。对低段学生而言,同伴评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否则,学生可能凭借个人好恶进行评价。笔者会引导学生基于书写规则或标准评价同伴的书写,做到有理有据。写字教学课堂上的同伴评价多为“口头评价”。笔者在白板上展示学生的书写,其他同学发表对该生书写情况的意见。 为更好地帮助同伴进行评价,笔者设计了“汉字书写同伴反馈表”,如:同伴书写好的方面是什么?同伴书写应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也不能缺席,因为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难以发现的。 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科学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有很大帮助。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下,如果教师能够在低段写字教学合理运用课堂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写字技能的提升,也能够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因为,课堂评价为教师带来了有效的学习反馈,教师不再“摸着石头过河”,进而不会采取“大片撒网”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会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