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明有 |
 |
张海钧 |
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宁波代表队参加的10个国赛项目,共获得6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数名列全省第一,选手获奖率也达到100%。 更令人自豪的是,近三年宁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持续稳居全国金牌榜第一方阵。这充分显示宁波市中职教育的专业内涵和综合实力。 近年来,宁波逐步健全学-赛-训互促机制,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标准和训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资源建设,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背后,是无数深耕职教领域的教师们的默默奉献!今天,让我们走近其中的四位教师,聆听他们的故事。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王冬晓 马亭亭 通讯员 史蓓蕾 宋明 陈明明 北仑职高 王明有 深耕职教10余年 摘取国家级技能大赛大奖 他深耕职业教育10余载,培养了一批批匠心学子,助力港城经济建设;他带着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摘取国家级大奖。他说,作为一名职教老师,最感到自豪的事是自己的学生在企业深受欢迎,得到良好的发展。 他,就是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教师王明有。9月1日,在开学第一天,记者采访了他,说起培养学生,聊到深耕职业教育,他打开话匣子,目光炯炯。 2008年,山东小伙王明有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南下来到宁波,任职于宁波职教中心。三年后,调至北仑职高担任机械专业教师,转眼已在港城10余年。这些年来,他作为一名双师型专业教师,立足教师本职教书育人,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企业,颇有收获。 王明有在大学时所学的是机械检测及维修技术教育专业,来到北仑职高后,最初教授的是传统的机械专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与时俱进,聚焦智能制造专业教学领域,在专业教学刻苦钻研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技能,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亟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我们要拥抱时代,培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亟需的人才。”他说得掷地有声。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二等奖、全国首届“华航唯实杯”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一等奖……多年来,除了日常课堂教学,王明有和他的同事们更是以赛促教,带领着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收获各级荣誉无数。 这背后,是王明有和他的同事们倾注的心血。这个9月,吴华山将奔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造,说起高中三年,男孩印象最深刻的是跟着王老师披荆斩棘参加各类大赛的经历。为了参赛,王老师带着他和同学们没日没夜扑在实验室里练习。他说:“为了参加技能大赛,王老师带着我们没有寒暑假、双休日,一直手把手教着我们。特别是在比赛前段时间,大家都是从早上六点开始一直练到晚上11点,有时为了调一个程序,甚至持续到12点多。” 10余年来,王明有已是桃李满天下,令他自豪的是,常有毕业生给他带来好消息,“我的学生中,有部分会进入大学深造,也有的进入企业工作。我发现,尤其是这些经过技能大赛锻炼的学生,普遍深受高校和企业欢迎,有的成为技术员进入技术岗位,还有学生成为部门负责人委以重任,我很为这些学生自豪。” 在教学之余,王明有每个月都坚持到企业走访学习,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最新形式,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一学年累计下企业服务时长达110余小时。期间,他先后为宁波卓尔液压技术有限公司、北仑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完成了泵站调压系统油路优化设计、轴的设计优化,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正因为如此乐于奉献、勤勉热爱、钻研创新精神,这些年,王明有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荣誉,从北仑区“十佳青年工匠”到北仑区第十五届教坛新秀,再到宁波市优秀技能指导教师、北仑区张士柏奖育金获得者,再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宁波市优秀指导教师。 宁波建设工程学校 张海钧 与职业技能大赛 打了22年交道的“老将” 24年教学实践中,有22年参与了技能大赛的参赛或辅导,这位“战斗力”超强的人,就是宁波建设工程学校的张海钧老师。在二十多年的职教生涯中,他教学成绩斐然,在专业建设上倾注大量心血并形成独到见解;本人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辅导多名学生获技能省赛、国赛奖项。可他却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职高计算机教师。” 1997年8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刚刚从宁波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的张海钧,踏入宁波建设工程学校(原象山职高),成为一名教师。看着眼前的学生们,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教就要教好书、要育就要育好人。” 1999年,他协助学校创建计算机专业,担任首届专业班班主任。此后,相继任学校信息中心、财贸信息学部负责人、学科备课组长,现为学校、象山县计算机教研组长、宁波市中职信息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24年的工作生涯中,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因为这样我感到快乐、好像一直很年轻。”他说,职高学生可能理论方面没有普高学生那么突出,但良好的韧性加上一技之长,这群孩子照样能人生出彩。 张海钧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扑到了工作上。在做好教学管理的同时,他不忘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养,以期更好地教给学生。他利用课外时间,自考进修了本科和工程硕士,技能则从高级工考到技师,同时取得了软件设计师与网络工程师的“双证”。 近年来,张海钧根据自己特长,除连年参加力所能及的比赛外,还领头辅导学生竞赛,带动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专业竞赛师生团队,在近些年的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2004年11月,宁波市举办首届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张海钧去参赛,捧回了市编程一等奖。学生竞赛成绩更是辉煌:所辅导的一名学生赢得编程赛项一等奖第一名,其余三名同学均获三等奖,为象山县夺得学生团体第二名的奖杯。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搭建与应用”这一赛项于2008年设置,赛制接轨国际,技术紧跟市场潮流,内容紧贴行业发展。于是,张海钧又深入钻研网页设计和综合布线、网络搭建与应用等网络方向的技能,同时积极组建“一老带一青”的师生梯队,辅导了一拨又一拨学生向省、国赛冲刺。功夫不负苦心人,该校学生在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自2012年出现历史性市三等奖突破后,2015年强势杀入省赛,进入国赛集训圈,2018-2019年则相继进国赛,并连续取得国赛二等奖。他也多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 此外,他带领学校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专业建设,着力专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方向也从一个发展到四个,形成比较完善的专业群体系,探索出一条从“素养体验”到“特长选修”,再到“毕业答辩”与“创业实践”的专业品质办学之路,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经过3到4年的携领,多名年轻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专业教学或管理的骨干力量。2020年,所在教研组被评为“市职成教优秀教研团队”。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张海钧先后获评象山县师德先进个人、宁波市第五批优秀双师型教师、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等。肩上的责任重了,但他前进的脚步却更坚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