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9月2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米粮文化、体验月饼制作、对话传承人……

本报小记者走进王升大博物馆过中秋

制作月饼。

了解米粮文化相关的知识。

采访“王升大”第四代传承人王贤定。

    9月19日,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编辑部开展中秋亲子活动,小记者们和家长一起来到王升大博物馆,学习米粮文化,制作冰皮月饼,寻找味道背后的故事。

    学习米粮文化,对话王升大传承人

    在古色古香的王升大博物馆内,有很多老底子的农作工具。“这个是木砻,用来给稻谷脱壳”“这个是风箱……”王升大博物馆副馆长刘英向大家介绍这些农作工具的用处,还讲了许多关于王升大的历史故事。小记者们边听边记,直呼“涨姿势”了。

    王升大是宁波的老字号品牌,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如今已有百年历史。见到“王升大”第四代传承人王贤定,大家争着举手提问:为什么叫王升大?为什么会有这座博物馆……王贤定耐心地解答了小记者们的提问,并竖起大拇指夸道:“小记者,真棒!”

    自己做的月饼,吃起来更有味道

    中秋节,肯定少不了月饼。在这次活动中,小记者们亲手体验了一回如何制作冰皮月饼。

    许多小记者是第一次亲手制作月饼,揉搓着软软的面皮,裹进甜甜的馅料,再用模具压花,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冰皮月饼便成型了,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自己做的月饼味道如何?小记者们纷纷给出两个字:“好吃!”王升大的工作人员还拿来了小盒子,让小记者们可以把月饼带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分享。

    来自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的邵言谖同学

    告诉记者,她要把月饼带回家给妈妈吃。“今天是我妈妈的生日,我要带回去给她做生日礼物。”

    平时不太爱吃月饼的孩子,吃得也很开心。活动后,鄞州区实验小学学生程思源的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自己做的月饼就是好吃,一口气一个。”

    参加小记者活动,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活动中,小记者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完成了一份研学笔记。活动尾声,孩子们带着自己做的月饼,还拿到了由小记者编辑部颁发的社会实践证书。

    “这个活动让我的中秋假期更充实了!”宁波大学附属学校的朱硕航说,自己不仅学会了冰皮月饼的制作方法,还了解了很多农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今年暑假期间,朱硕航还参加了由宁波晚报、现代金报组织的“奥运宁波·少年同行”小记者专题活动。“每次参加小记者活动,都让我有不同的收获!”他开心地说道。

    现代金报丨甬上教育

    记者 褚笑寒/文 张培坚/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