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丁王如意 在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模式下,全班同学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集体学习,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学习内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还有一部分却觉得太难无法达成目标。要破除这种无视个体差异的教学现象,实施课堂分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以《泥金彩漆》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 基于学情的学习目标分层策略 泥金彩漆,是宁波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 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移风易俗,人们生活观念发生转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技巧工艺失去其生存市场,艺人面临绝艺境地。现仅宁波的宁海有少数人维持此项技艺,目前正培养新一代的继承人。 学情的分层策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课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学习能力的好坏、家庭教育等情况,并对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审美能力等方面做一定的评判。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创新、中等、基础三个层次(下文用A、B、C来代替)。以此为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A、B、C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基本相似。 二是给这些小组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创新为主的A组,教师所给的挑战性问题可以稍微有些难度的,掌握泥金彩漆的历史及制作工艺,并能进行工艺或者图案的创新、改良。用超轻黏土等材料设计构图制作出泥金彩漆。表现自己个性化的对泥金彩漆的看法,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而给中等的B组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以稍微简单点,将泥金彩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并改进图案制作作品。而C组设定的问题则是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学习泥金彩漆,根据已有的图案尝试制作泥金彩漆,小组之间成员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直在变化的,教师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观察发现每个层次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并及时调整这些学生的分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小组内,更高效地学习。这样也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 基于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分层策略 在课堂中,对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ABC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梯度的学习泥金彩漆实的历史与制作工艺等。 (一)对话非遗大师 泥金彩漆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品种丰富,大及眠床、橱柜等内房家具,小到提桶、果盒、帽桶等生活用具,折射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宁波现今保存着的明清及民国时期家具和生活用具,其泥金彩漆部分光艳如新,看得出当年手工技艺之精湛。 这部分的学习是ABC组学生都一起学习,通过视频欣赏,走近泥金彩漆宁海的第三代继承人王才良。泥金彩漆是通过口传手绶的形式进行传承,在视频中他演示了泥金彩漆主要的几个制作方法为:描图、堆塑、贴金、修边(见下图)。 (二)分层研学非遗 在对泥金彩漆的历史、制作工艺学习时,根据学生的分层,他们所学的知识呈现梯度的提升。 例如对于A组,学生在欣赏完视频后小组探讨,掌握一些有深度的泥金彩漆的历史及制作工艺。并且可以给A组学生一些泥金彩漆更细致的材料,例如泥金彩漆的泥具体有些成分组成,是由瓦片灰或蛎灰捣练成泥,这种泥不同于我们平常见到的泥,这种泥分干后坚硬牢固,这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对于B组学生,需要他们观察、视频学习,了解泥金彩漆的制作工艺。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提示、补充来帮助学生分析制作工艺,比如当学生思考疑惑堆塑的部分,不同的树叶怎么制作才能有立体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示范与讲解。C组除了让学生看视频外,教师再给出详细的文本与图片,泥金彩漆的具体工艺,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因学生的探索能力稍弱,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内容也要相对容易,让学生实践感受传统文化。 三 基于学习过程的作业分层策略 在课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金彩漆的制作方法,因此在作业环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泥金彩漆的喜盘。在作业的布置中,也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程度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 (一)泥金彩漆制作方法 在分层练习前,教师先将泥金彩漆练习中的材料替换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这个过程为ABC组学生统一讲解,不再单独分层讲解。 1.材料简化易操作。 在课堂学习中因为面对的是初中生,并且在教师中,这些材料不免价值太高,并且制作时间周期太长,因此我将部分材料进行替换。 ①传统的木胎换成合成木盘。 ②课前用喷漆上好色,比生漆更便捷、经济。 ③漆泥需要经过复杂的捣练,换成了易操作且价格便宜的太空泥。 ④并将造价最昂贵的金箔换成了金属色丙烯颜料。 ⑤塑料雕塑工具、颜料、毛笔、刷子。 2.分步引导简制作。 由教师分步引导学生完成各个材料简化后的制作步骤。 (1)设描图。 设计主题图案,或者脑中有图按图施艺。并将图像泥金彩漆的选题一定要符合适应场景,对象的性质和目的。 (2)练堆塑。 泥金彩漆最具特色的工艺是“堆塑”,通过教师的视频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明确的掌握堆塑的方法。堆塑过程中,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制作:拉、捏、揉、搓、按、压等方法。并根据图片,引导学生用太空泥在喜盘图案上进行层层叠加达到立体效果。 (3)探贴金。 在堆塑后,将金箔剪成所贴图案形状,用金钳子夹着铺在金底漆上。待金底漆完全干燥后,再将余金掸扫干净。 课堂上用金属色丙烯颜料,用小的水粉笔均匀的刷于太空泥上。 (4)调修边。 挖朱漆是泥金彩漆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俗语的“修边”。所谓挖朱漆就是将生漆、熟桐油、朱砂拌匀过滤后,用毛笔蘸朱砂漆在作品的侧面涂刷。而在美术课堂中我们则用干净毛笔蘸水,将停滞涂出溢出的部分用笔尖进行擦拭,从而让这个步骤更加有可操作性。 (二)作业分层合作练习 在具体操作时,再将课堂练习进行ABC组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可以给学生一些适合各自小组的补充材料,给每个学生布置适合自己的任务,像难度高的部分布置给学习能力强的,难度低的布置给学习能力弱的。 A组学生的能力的对图案寓意的学习非常容易,这时候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工艺或者图案的创新、改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图案,用超轻黏土等材料设计构图制作出泥金彩漆,同时要注意所绘制图案的所堆塑前后层次。 B组则可以根据教师给的图案,进行适当的改进,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所绘制的图案没有造型感,但如果在已有的图案上进行添加或者改进,就容易很多。学生再将改进的图案,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前后的堆塑。 C组根据已有的图案尝试制作泥金彩漆。同时教师明确备注先堆塑什么图案,后堆塑什么图案,让学生更容易看懂和操作,以便更快的完成作品。喜盘完成后,学生分层互动,最后所有小组进行分享探讨,泥金彩漆这样的非遗停滞发展的缘由及应对方案。根据学生的结论总结,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与跨学科相结合、与馆校教育相结合,改革传统美术课程的形式。若将泥金彩漆进行老瓶新用,如,制作成相框,泥金彩漆挂画,花瓶,笔筒,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实现其观赏性的同时,实现其实用性,会使泥金彩漆应用更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