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走进实验室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9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大科研助力

东海来的青蟹 在盐碱地 正式安家落户

宁夏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现场验收会。 通讯员供图

内蒙古现场鉴定验收会。

河南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现场验收会。

    过去只能在海水里养殖的优质海产品青蟹,如今在盐碱地里也能批量生长。

    从2018年起,宁波大学开始在河南延津县的黄河盐碱地上,尝试养殖东海青蟹。虽然今年遭受了“720”特大暴雨的袭击,青蟹养殖场还是取得了丰收。

    9月19日,来自全国的海水养殖专家,在河南省延津县的黄河盐碱地上,通过了盐碱地青蟹量化养殖项目的现场验收。与此同时,位于西北腹地的宁夏贺兰县和内蒙巴彦淖尔也传来了好消息:在那里试养的第一批青蟹也获得了成功。这不仅标志着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这项为期3年的科研项目获得成功,也意味着我国多达9913万公顷的盐碱地,在包括海产品在内的水产品养殖方面,具备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从“活下来”到“量产”

    科研团队三年闯三关

    9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延津县养殖塘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捕捞出早期放养的青蟹,开始测量大小、称重。

    这批青蟹,是今年5月投的苗,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它们从硬币大小,长到平均超过300克重,与沿海一带的养殖速度和成熟度基本接近。

    据了解,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养殖面积有限,青蟹养殖全年产量仅为16万吨左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3年前,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选择在河南省延津县的黄河盐碱地,开始攻关盐碱地青蟹养殖项目。从刚开始的“能不能养活”到两年前能不能养好,再到今年“能不能量化生产”,三年三次验收通过,标志盐碱地青蟹养殖项目已经具有推广价值。

    国家虾蟹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现场表示,从外观来讲,这些青蟹个体非常整洁,生长速度非常好,亩产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年(养殖期仅四个月)50斤到70斤的产量,同时结合缢蛏还有其他鱼类(混养)综合效益可以达到1.5万元(每亩)。

    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师范大学教授聂国兴兴奋地表示:“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无论是肉质,还是生长情况,宁大青蟹都是一个非常适合我们在黄河滩区盐碱地养殖的一个品种。”

    “他们养多少,我们收多少。”验收还在进行,收购的已经上门。当地一家经营水产品营销的企业,一直关注着黄河盐碱地青蟹养殖的进展。这次听到专家们的肯定之后,现场就和养殖公司签了一年收购协议。来自北京的客商看到新闻后,找到宁大海洋学院科研团队,开始了在延津承包第一期用地125亩,养殖青蟹。

    跨越两千公里“安家”

    它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东北平原和黄淮海流域,如何有效利用一直是个难题。从东海到中原,再到西北,青蟹能跨越2000多公里,生存于内陆的盐碱地,依托的是宁波大学科研团队不懈的努力。

    据悉,东海青蟹最适宜生存的海水盐度超过千分之十,但内陆盐碱地的盐度普遍低于千分之五,这就需要不停地选育适合低盐度的青蟹品种;再者,青蟹生长需要各种金属离子,而不同区域的盐碱地上,金属离子成分各不相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潜心研究,克服了两地盐碱浓度差异化和重要金属离子缺失问题,通过“缺啥补啥”的对应性补救,成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养殖的青蟹幼苗。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王欢博士说:“除了河南和宁夏、内蒙,我们还在山东的盐碱地上试养了青蟹。确实发现不同的地方,金属离子含量不一样。我们的方法是缺啥补啥,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地方。”

    昔日无人问津的盐碱地,现在通过养殖东海青蟹成为致富地。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不少地方在跟踪盐碱地青蟹量化养殖项目,有的地方计划开始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