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高教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9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近退休的宁大“老顽童” 把家传600余册专业藏书献给学校

学生们为老师精心准备的退休庆典 受访者供图

王容捐赠的图书

    600余册藏书全部捐给学院,这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退休教师王容送给学校的“毕业礼”。

    今年9月,执教34年的王容老师退休了,他的最后一届学生把他的“退休”称作“毕业”,毕业要有毕业礼,王容老师斟酌再三,决定把他老爸——宁波港开港第一人王弘慈留给他的专业藏书全部捐给学院。

    这些藏书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寄托了王容老师一家两代人对航运的深厚感情。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吴芳芸 游玉增

    临近退休的“老顽童”

    成了“宁波高校顶流”

    把家传600余册专业藏书

    退休前捐给学院

    执教34年,说退休就退休,嘴上说着“退休以后有很多事等着他”,但老王心里是留恋讲台,留恋学生的。

    前不久,他把父亲留给自己的600余册专业藏书捐给学院。

    别小看这些藏书,这些可不是普通的资料,有一部分藏书连专业图书馆都没有,其中一本日本航运学者岩井聪的译著《操船论》,当时发行量仅2050册,现存世寥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说起这些藏书,离不开王容的父亲——王弘慈,他是大连海运学院首届毕业生,也是宁波港开港第一人。现在舟山港最重要的航道——虾峙门航道,就是改革开放后王弘慈老先生绘制开通的。

    “这是我老爸和我所有的藏书,现在送给学院,但愿有用,我父亲王弘慈是大连海运学院首届毕业生,宁波港一号引航员,一起参与开创了宁波大港。我从教几十年,很多教学心得都是从我老爸的书籍中悟出来的,我每次想念我爸爸,都会摸摸它们。”对王容来说,父亲王弘慈留给他的这些书,不光是一页页印满字的书籍,也是一份思念。

    “天下之本在家,对我来说,宁大就是我的家,海运就是我的家,海运的学生们更都是我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这些书籍,很多都绝版了。”王容觉得,这些书不过是从一个家搬到了另一个家,“它们有了新家,有了更大的用处。”

    目前,海运学院已对这批藏书登记造册纳入管理。

    毕业24年的学生

    要为“老大”办退休礼

    今年9月,老王正式退休,他的学生舍不得他,他的同事更舍不得他。

    “我和老王认识40多年了,吵了40多年,每次都是因为学生,因为学问,这家伙固执得要命,退休了,我得去他家找他吵架了……”他的老同事,宁大海运学院航海系的周江华老师嘴里满是“嫌弃”,可心里是一千一万个舍不得。

    “他给学生带吃的,也会给我们每人一份,虽然是长辈,但真的就像老大哥。”刚来学院三年的辅导员吴芳芸说。

    最忘不了他的还是学生,17级航海专业的王建,在大洋彼岸23万吨的中海吉祥轮上给他送来了“毕业祝福”,他忘不了和老王的彻夜长聊,“在老大督促下我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说好的等我征服大海,回来看他。”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求学的17级航海专业的孟欣怡说:“老王像爸爸,有太多故事值得回忆。”

    毕业24年的98级航海专业的杨晓和同学商量,今年老大要退休了,准备要给他办个退休庆典。“老大早成了我们的家人,我们要把孩子都带上,把老大教育我们的做人做事态度传承给孩子,这是我们海运人的家风。”杨晓说。

    王容老师,私底下被学生称为“老顽童”,因为他上课机智幽默,课下和同学打成一片,学富五车但不摆老师架子,性情中人,深受学生喜爱。

    王容老师不光是宁大海运学院的“老顽童”,还是走红网络的“老顽童”。

    今年6月23日晚上八点多,王容上完最后一节课,关灯,走出教室。他的最后一届毕业生身穿学士服,整齐列成两队,守在教室外,等着老师下课。面对学生的鲜花、掌声,还有晃动的一张张自己的照片,“话到嘴边不知道说什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来不及思考,只有鞠躬90度表示感谢。”王容说,学生们“密谋策划”的这场“毕业礼”,让自己情难自抑。

    这一幕,被学生拍摄传到网络,王容老师下课、关灯、走出教室,由懵圈到感动的一幕幕画面,打动不少人,甬上APP的报道收获了近25万的阅读量,他的学生排队留言,暖哭不少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