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造有仪式感的班级 做有温度的老师

这位从教19年的老师有个神奇“宝典”

史碧静和学生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史碧静

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文秘专业高级教师、班主任

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宁波市骨干班主任,宁波市成长导师,北仑区名班主任、优秀教师

●推荐理由

她用踏实的脚步坚定践行着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学生爱的温度。

    我最亲爱的老师、碧静姐姐、小妈、大哥……这些称呼的“拥有者”都是同一个人——北仑职高的史碧静老师,每一个不同的称呼,都代表着一届届孩子与史老师之间温暖而美好的故事。

    19年前,大学毕业的史碧静成为了一名中职教师,并一直奋斗在教坛一线。怀着对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负责的态度,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的温度,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喜爱。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殷婷 葛飚明

    全方位接纳  搭建重新开始的舞台

    史老师带学生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她对此戏称为“传承宝典”,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她就打开了这个神奇的“宝典”。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目标不太明确,缺乏自信心,如何给新生创设一个重新开始的舞台,这是极其重要的。”史老师说。

    史老师会用一系列的“招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比如,每届新班建立初期,用“写给职高新生家长的一封信”消除家长顾虑,引导家长接纳孩子的全部,给予家长希望;承诺不看新生的初中档案并举行封存仪式,用“封存的档案”赋予孩子们重新开始的信心和决心;“写给未来××号的一封信”是每一届老生传承给新生的爱和嘱托;代代相传的“学长课堂”让新生从学长中汲取力量。

    就这样,家长、班主任、学长全方位接纳新生,让每个新生从茫然、无知、重启、试探中敞开心扉,满怀希望开启高中生涯。

    史老师分享了一个学生的故事。君君同学是学校的“本科新苗”风采之星,这个踏实努力、成绩优异的孩子当初是以全班倒数第五的成绩进入高一班级的。她曾在周记里写道:“没想到我们的班主任不看我们初中的成绩和档案,我一定要在高中重新开始,看着那些优秀学长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也许我也是可以的!”于是,君君以全新的姿态开启了高中生活,认真上好每节课,完成每份作业,主动竞选班委,积极为班级做事。在她有点滴进步时,史老师都及时地给予表扬并告知家长,慢慢的,她越来越自信,主动申请了技能训练,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市技能大赛中获奖。

    多角度营造  创建有仪式感的班级

    在三年的班级管理中,史老师非常注重班级建设中的仪式感,每一次活动她都会用心记录下来,手机里都是孩子们的照片和视频。

    “《小王子》里对仪式感的解释是: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史老师说,“其实本质上就是要有所在乎,所以我对学生的培养从在乎的仪式感开始,一直贯穿班级建设的始终。”

    在史老师的班级中,开学初会举行班级LOGO设计大赛,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形象的打造;用“导—选—扶—优—放”五步工作法打造优质的班干部队伍,营造“我要当班委,我要当好班委”的氛围;用“学生班主任制度”构建学生全员自主管理的模式,强化学生班级主人翁身份。还有“十大富豪榜”和“资本新贵”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设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用形式多样的班会课传递时事,潜移默化引导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最后毕业前,由全班竞选出来的毕业照导演来执导拍摄有创意的毕业照。

    在这些活动的背后,史老师都颇含深意。她希望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多角度地营造有仪式感的班级氛围,用这样的方式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在意的事情怀有敬畏之心,每个孩子都能在乎每件事情,好好学习,好好做事,这个班级的目标自然而然就实现了,每个孩子也就成为了温暖而美好的人。

    双螺旋关爱  温暖每个迷失的孩子

    19年间,史老师欣喜地看着一个个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心中有光、手中有技艺的人。她说到了其中的一桩往事。

    在一次毕业生聚会上,小益跟史老师说:“老师,幸好你是我的班主任,不然我肯定老早没在读书了,哪还有现在的工作,谢谢你。”

    小益是一个家庭情况复杂、情绪容易冲动的孩子,经常会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动不动就把“我要退学,不读书了”这句话挂在嘴上。史老师知道他是个严重缺爱的孩子,于是特别关照他,经常故意叫他帮忙,然后请他吃东西,从而拉近距离…… 当他再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会说:“算了,看在班主任的面子不和你计较了。” 在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下,他开始在乎身边的人和事了。

    孩子们在班会上曾做过“人格四象分析表”,史老师发现他是冲动鲁莽猫头鹰型和注重名声地位孔雀型人格的交织型。为了能强化他的孔雀型人格,找到目标,史老师推荐他去参加中式客房铺床的技能训练。

    刚开始小益很认真也很用心,表现很出色, 但两个月后说:“老师,我不想练了。”

    史老师的心里翻江倒海,但表面还是很镇定:“可以啊,我们再试一个礼拜。”他同意了。

    一周后,当小益再次出现在史老师办公室时,她拿出了厚厚的一个信封。信封里是82张照片,上面记录了他在做包角时的样子和包角后的成品,每一张都很专注,但又有不同,有些是他的侧脸,有些是他专注的眼神,有些是他的包角成品。他很震惊,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湿润了。

    82张照片再次激活了小益,最后,他凭借着孜孜不倦的练习和临场的出色发挥,帅帅地站在了宁波市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那一刻,我知道我的金牌少年发光了!”史老师很为小益自豪!

    在多年从教中,这样的故事很多。“每一个迷失的孩子,其实是需要帮助的天使,他们的成长是一种过程,需要爱和智慧,我一直认为教育工作最讲究教育无痕,尤其面对职高的孩子,‘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反而能撬动他们的心灵,关爱他们,用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和方向,让他们学会两条腿走路,成为心有阳光、手有技艺的人。”史老师认为,作为学生的成长导师,一定要区分管理和育人的关系,真正的育人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

    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