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双减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发出首张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办学许可证

李岳海展示宁波首张“营转非”办学许可证。记者 俞素梅 摄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池瑞辉)“没想到这么顺利,一次就办好了!转为学科类非营利性机构后,我们会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和学校、家长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10月11日上午,宁波市海曙区一凡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岳海在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注销了营利性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领取了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这也是宁波市首张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办学许可证。

    李岳海说,一凡培训学校近年来主要做义务段学生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出台后,营业时间与生源均受到较大影响,学科类机构何去何从,营业执照怎么变更,此前一直是他担心的问题,这次“营转非”办下来,就可以继续专心做培训了。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为此,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宁波市民政局联合制定了《宁波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登记工作方案》,要求各学科类培训机构10月8日前明确意向,年底前选择继续从事学科类培训且符合条件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连日来,海曙区教育局积极做好前期准备,主动与民政、市监等部门对接,方便转登工作开展。与此同时,海曙区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科的工作人员与各培训机构开展多次沟通交流,进行政策宣传,了解机构下一步打算,并做好“一企一案”工作,定向辅导机构转登工作。

    据海曙区民政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杨真真介绍,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培训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社会公益性是其最大特征,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按时参加年度检查,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

    “机构性质变更后,老师、家长的心都定了。接下来,就等培训费用政府指导价出台。”李岳海说。

    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曙区已全面启动“营转非”变更登记工作,逐步推进全区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序转型。记者在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看到,这里已设立培训机构转设登记专窗。中心专门配备了专窗受理员、帮办员等3名工作人员,与教育、民政、工商等部门抽调的业务骨干共同组成了转登工作小组,实现办理材料“一窗进”,证书“一窗出”的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办件效率和质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