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用爱和智慧 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

王老师给学生上课

●人物简介

王伊娜

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校

德育处主任、班主任、数学老师

宁海县名班主任

宁波市新秀班主任

    在教育行业,我们都认为细心呵护、关爱学生是老师的职责所在。那么,老师可以被学生宠爱着吗?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的王伊娜老师一脸幸福地点头:“我就是呀!我和学生是双向奔赴的爱哦。”王老师用爱和智慧守望学生的成长,成为他们幸福路上的引路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金润栋

    打架还有奖励? 她“宠爱学生”很特别

    班级的男生爱打架,这是许多班主任的头疼之处。王老师也不例外,新接手的班级有个“骁勇”战士小林,酷爱打架,屡教不改。

    有一次,小林与另一个孩子“战斗正酣”,一回头发现王老师正观看着“战斗”过程,他大惊失色,连忙起身逃跑,却被王老师迅速拦下。正当他准备接受批评时,王老师上前帮两个孩子掸了掸灰尘,笑着说:“我知道你很爱打架,但是我发现这个月你只打了一次架,比上个月少了,你进步了!”王老师拿出一份奖品,递给他,“这是对你的奖励,如果下个月你能忍住不打架,再到我这儿来领一份奖,要怎么做,你自己选择。”

    “就这样好了?”这个男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忐忑地走了。但是接下去的一个月,他真的没有再打架了。王老师如约给了他大大的奖励。男孩子心里特别开心,这是他入学以来得到的少有的奖励。隔了几天,他偷偷在王老师桌上放了一份小礼物。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打过架。

    这就是王老师的宠生之道。她极少厉声呵斥犯错学生,她总能以各种轻巧的方式化解学生们的各种问题。王老师说:“人会犯错,也会改错,我总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成长氛围。”

    让学生当家作主

    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作为班主任,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民主性和创造力。在班级管理中,她放手让学生当家作主。王老师给自己所带的班级取名为“遇书中队”,班歌由大家推荐投票,选取了公益歌曲《和你一样》;共同制定班干部管理制度,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设立“双班干部”制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担任班干部;在班级里开设“诚信银行”,从建立管理制度、起草收支条例,到设计诚信银行图稿,都由学生完成,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品格。

    除此之外,王老师带过的班里还有一个由六个学生组成的“超级开心麻花”小品创作团队,他们会编会演会排练,每次班队课都是他们组织班内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班队活动。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金纹慧曾是团队里的一员,她妈妈说:“王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很优秀。我女儿以前胆子很小的,是王老师挖掘了孩子的表演天赋,现在胆子大起来了,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王老师总是关注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为他们寻找适合的舞台,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帮他们找到自信和快乐。她所带领的中队在宁海县特色中队创建评比中也多次荣获“宁海县特色示范中队”等荣誉称号。

    老师也被宠爱着

    得知老师怀孕,学生送来奶瓶

    平日里,王老师宠爱学生,也少不了被学生宠爱。一进教室,眼前是孩子们明丽的笑容;批改作业时,手边是悄悄加满温水的杯子;午休回来,桌上是学生匿名留下的“口粮”(每周食堂固定的饭后酸奶或水果)……学生们对王老师的爱意藏在每天的小细节里,每每出其不意,暖心与妙趣横生,令人好不羡慕。

    班里的小姑娘晨晨说:“王老师像妈妈一样给予我们温暖,母亲节的时候我给妈妈制作了贺卡,给王老师也做了一张卡片,还从家里带了自己做的小蛋糕送给王老师。”

    不仅是她的现任学生,好多已毕业的学生也依旧对王老师宠爱有加。学校门口的保安应师傅说:“一到星期五,总有几个初中生放学后来我们学校,不用问,都是来看王老师的。有几个学生都是老面孔了。”

    上学期临近期末时,一位男同学得知王老师怀孕后,亲自去挑选了两个奶瓶,一蓝一粉,甚至连宝宝的性别都考虑到了,王老师笑着说道:“他就让保安师傅转交给我,也没留名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个孩子送的。”

    赵梦欣是梅林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依旧十分挂念王老师。“我每周都会和同学结伴去看王老师,有时候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同学一起。我们会跟王老师聊聊学习上的事,校园里的见闻。她每次都听得很认真,很有耐心,还会跟我们交流看法。”

    赵梦欣的妈妈告诉记者:“王老师的课讲得很好,我女儿很喜欢听。可能是爱屋及乌吧,我女儿的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非常感谢王老师。”

    金纹慧妈妈也表示,孩子每周都会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梅林小学看王老师,“就是去看一下她,聊聊天,像朋友一样的。”

    组织民族文化融合活动 让学生感受温暖

    梅林第二小学目前有960名学生,其中,来自回族、苗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11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大约100名。王伊娜老师身为校德育处主任,她一直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领巾驿站,开展以民族“和合文化”为品牌的各项德育活动。

    王老师组织策划了一场又一场民族文化融合活动,如“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赏中国味”“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舞中国梦”“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话民族情”“民族聚力,童心战‘疫’”“绚丽民族 七彩童年——民族和合文艺汇演”等节目,让各民族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她总说:“这些孩子,远离家乡来我们这里学习,我们要尽量关心他们,千万别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对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如果说该校的民族“和合文化”架起了学生的文化桥梁,那么王老师淳朴的爱就连起了学生心灵的桥梁。

    走上教育岗位至今,王老师连续担任班主任11年。十余年的认真工作积累,使得王伊娜老师在班主任道路上也收获颇多。在宁海县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和宁海县新秀班主任的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在宁波市中小学新秀班主任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宁波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今年,她又获得了宁海县名班主任称号。

    她相信,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梁,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在加加减减中天堑将会变成通途。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