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家有读书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15-9÷3=2?
如何破解粗心魔咒?、
锻炼审题能力、建立错题本……
这些事一定要做到位

    每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发现出错的多半是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题,可只要让孩子改,他又能很快地独立改正,很多家长都说,这就是粗心。

    可是,为什么这次改正了,下次又错了?孩子的花式犯错真的能简单地归咎于粗心吗?

    在这一期甬上APP《师·说》直播间里,宁波教育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副院长、宁波市首届名师张红波,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宁波市名师金奎和北仑区长江小学校长沈佩峰共同探讨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上的粗心问题,同时还为家长们提供不少好办法,帮助孩子们远离粗心,并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看错数字和符号 看似简单 却是粗心的重灾区

    粗心,到底让家长有多头疼,看看直播间里的火热气氛就知道了。7万余人次观看,3万余个赞,可以说,很多家长都被这个千古难题给困扰着,急于找到破解方法。

    “漏题、跑题、看错数字,运算符号、关键字词丢失、添加,或者是抄错,也有的是简单的运算出错等等。”金奎悉数小学阶段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如果把这些错误简单地归为粗心,不太科学。实际上,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张红波接过话,毫不留情地打破了家长们看待粗心的滤镜,“粗心就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不扎实,就是没有学会,或者说没有学透。”

    比如“15-9÷3=?”这道题,如果孩子计算得出的数是2,那么就说明对关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还没有掌握好。这种粗心的根源其实就是“规则模糊”。

    “规则是数学的基石,没有规则就没有数学。”张红波指出,在小学阶段,大量运算都涉及各种规则,像加减法的借位、乘法口诀等等。孩子在运用规则时,常常会因为不熟练而出现混淆的错误。这类错误多了,容易让孩子失去耐心,甚至彻底失去计算的信心。

    “统计发现,到了小学四、五、六年级,题意偏差的发生率高达35%。”什么是题意偏差?金奎解释,指的是孩子没有真正弄清楚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无法解题或者猜题。“小学高年级阶段,解决问题的题型开始增多,孩子会接触到大量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词汇,这就容易出现不能很好地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想当然地凭自己的直观理解解题的情况。”

    两位名师建议,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面对孩子粗心不断的表象时,一定要解读背后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尤其是教师,更需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

    机械性罚抄不可取 要锻炼孩子的 审题能力

    沈佩峰非常认同嘉宾们的观点,不过,她也给屏幕前的家长们提个醒,不必因为孩子的粗心而过于焦虑,尤其不要对孩子进行惩罚,特别是简单、机械、重复性的罚写罚抄,更不可取,不仅效果不大,还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粗心也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必经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细致程度自然会提高,老师与家长要分析孩子粗心背后的原因,再进行相对应的教导。”

    那么,在帮助孩子克服粗心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家长能做些什么呢?两位嘉宾支起了招。

    金奎建议,试着引导孩子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那就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孩子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点上的漏洞。而且,在说题的过程中,也是对审题能力的训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读题要细心、耐心,尤其是题目比较长,信息比较多时,更要细细读。可以用笔点着读或者手指着读,同时,把关键字词、重要的信息通过画圈、划线的方式标记出来,这样一来,漏题、跑题、看错这些事故,将会大大减少。”

    “孩子们可能认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但在真正做题的时候才发现,对某一知识点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导致最后不会做或者做错题。”张红波说,对待这类情况,千万不能让孩子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挖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彻底理清楚。另外,必要的针对性练习还是需要的,以此减少低级错误,提升计算技巧。

    建立草稿本和错题本 坚持好习惯 改掉粗心不是难题

    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两件防粗心必备利器,它们就是草稿本和错题本。

    “前段时间我们工作室成员针对孩子的粗心进行一段时间的数据跟进调研,分析中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教师、家长都忽略了——打草稿问题。”沈佩峰指出,在数学学习中,打草稿是必备技能,而且,打草稿也相当有讲究。

    金奎说,打草稿是将孩子的解题思路变成具象,告诉他们,要老老实实一板一眼地计算、做题,培养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要注意的是,草稿不能碎片化、东一张西一张的,最好是整本的,草稿本也要跟作业本一样整洁、有序,便于孩子自我检测与思维回放。”

    同样的,错题本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当孩子建立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都整理在上面,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深入理解的过程。

    无论是草稿本还是错题本,说白了,都是学习习惯的建立和培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执行和训练,正如沈佩峰所说,“学好数学先从培养细致的学习品质开始,对于做错的题,不要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背后的短板,再釜底抽薪,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师·说》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教育学院主办,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现代金报·甬上教育承办,面向宁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及家长,遴选宁波市名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以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难困惑,结合学科特点,为广大学生及家长解疑答惑。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