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减政策下的历史教学设计改革

    华茂外国语学校 白再福

    “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负提质,是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的方向,作为一线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改革。笔者作为历史教师,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素养的培养除了课本的改革外,还应落实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之中。

    “双减”政策下,基层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如何突破原有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紧抓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一节课内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完成。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就要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贴合历史课程标准、是否具体、是否贴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例如,《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时,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21版》设定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学习,了解欧洲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培养时空观念。

    2.通过对中世纪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的基本史实的学习,培养史料实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梳理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基本史实,认识两大帝国兴衰的规律,加深对文明的多元性这一观点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中,笔者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详细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什么叫中古时期、中古时期的由来进行讲解分析,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目标;通过对封君封臣制度的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二、设问——有效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离不开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加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其关键在于构建学生们的历史观。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巧妙地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问题,主动思考的过程也就是理解的过程。甚至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延伸到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发现自己思考,潜移默化地进行升华,在思维上对历史构建自己的观念,从而达到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的最终目的。

    “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中笔者巧妙设计问题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中,笔者用关于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度的材料提出两个问题:1.封君和封臣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比较分封制和封君封臣制度有何异同?说明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对史料解读、分析的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三、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科学的分组探讨,可以最优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分工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狭隘的感知,通过讨论有效地吸收其它不同的、甚至于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这种冲突之下,完全可以刺激学生固有的思维,打破他们以往对历史的认知,才能让他们对历史有更深层的了解。除此之外,小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完善知识的手段,在比较其他人的观点之后,就会下意识地对于自己的不足进行纠正,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重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探究性讨论也可以更容易抓住学习的重点,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学的展开。

    “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笔者留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中,笔者通过PPT补充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围绕为什么中古时期的欧洲产生的是封君封臣制度,而我国西周时期产生的是分封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化、经济对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进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四、项目化学习——有目的的课堂教育

    项目化学习的思想萌芽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二十世纪初,美国开始关注项目化学习并蓬勃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项目化学习的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去学习,并认为知识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长久以来的教育经验也表明,只是单独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是不可取的,不仅仅是效率低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处理问题时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长期以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实际中失去判断与思考的能力。而项目化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在学习当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历史学习也不能脱离这点,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的条条框框之中。要结合实际的历史背景,对当时的形势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历史。

    “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笔者设计情景让学生考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最后再讲解庄园与农奴制度,对比学生设想制度的优劣,使学生充分理解庄园与农奴制度是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的目的。

    五、以文代题——开创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常常以巩固知识点为目的,而历史学科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构成的,他还包括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在课后使用小文案代替习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开拓,并且通过文章解读,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知识点的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对于知识点进行收集与整理,在这个过程中重温学过的知识。这是历史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中《中古时期的欧洲》这一课的最后,笔者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用文字描述中古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状况,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当中,不只是单纯的依靠模板来进行指导教学,而是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和应对方法,因人而异。在教学设计中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的思想当中去,灵活地转变。这样不仅仅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