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家高新区 实验学校翔云校区 蓝海燕 特写镜头: 2021年暑假伊始,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二年级各班的数学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 大家好!暑假期间我们班将开展“我是小先生”说题活动,共安排5道题目,由学生自主报名,参与说题的学生必须出席每一次的说题活动。题目于7.20/7.25/7.30/8.5/8.10前一晚公布,学生需在当天中午前完成说题视频上传。 对于上传的说题视频,采用教师整合性评价(对不同方法进行汇总梳理再点评)与针对性评价(针对学生个人逐一评价,以表现力为主)以及学生互动点评,让未报名说题的学生同样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 消息一发布,班级群里就沸腾了,很多孩子踊跃报名。说题那天,群里热闹非凡。 当“小先生”进行说题,成了学生假期里特别期待的一件事! 小珺妈妈说:“‘说题’这一形式增添了数学的趣味性,孩子非常喜欢。” 小恩妈妈说:“‘说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既提高了孩子的解题能力,又让孩子养成了想题——做题——说题——反思的学习习惯。” 任教203、204班数学的韩红燕老师说:“数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通过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敢于表达、勇于创新,开口做思维的传递者。” 现状呼唤改变: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和社会感受度最高的课业负担来源。为缓解一些地方和学校存在的作业功能异化、数量过多、质量不高、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出招: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作业改进势在必行。 “作业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是培养学生自律、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作业改革推进现场会上,省教研室主任任学宝这样说道,他认为,作业改革要高度重视作业的育人价值,加强作业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在作业基础性、针对性和发展性上下功夫,让控量、提质、增效的作业成为现实,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会延伸和创新,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自主人格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我们的行动: 我校坚持“自主、趣味、高效”的作业改革目标,抓住作业这一“牛鼻子”,立足实际,从作业设计、作业实施、作业评价三个方面积极进行相关实践研究与改革,将作业视为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资源,认为作业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帮手,还应该是学生成长的载体;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并将作业专项研究作为撬动教学改革的支点,以此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效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被看到、有支持、有成长。 一、作业设计:“魔法作业”——我的作业很有趣 背诵、写作文,口算、应用题解答,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作业。大家对这些作业最大的印象就是:机械、枯燥、不喜欢。学生越做越抵触,老师也无法得到准确反馈。 如果有一天,语文作业开始“变脸”,简单的故事背诵变成了趣味盎然的“古诗拼盘”;学生的作文被编成了“班级专刊”,全班同学一起来点评;刚入学的一年级“小豆丁”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 数学作业“画风”大变,用画漫画、写日记、讲故事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魔方、九连环、华容道走进了课堂;同学们争当“小先生”来说题…… 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我校的老师们化身“魔法老师”,让孩子们追着向老师“讨作业”。 二、作业实施:“作业超市”——我的作业我做主 宁波市教研室教研员刘东辉认为,相较于过去教师“一刀切式”的作业模式,分层作业是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优化弹性作业。它通过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水平分层,提供标注难度和弹性要求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按需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作业负担降低,心理压力减轻;作业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优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得到激发,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我校通过“特级名师——骨干教师——全体教师”的推进路径,以及“达成共识—合作编制—汇总分层—筛选优化”的作业开发流程,共同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作业,凸显作业有层次、内容可选择、执行有弹性。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家庭作业,真正实现“我的作业我做主”。比如:数学家庭作业,计算不过关的回家练习计算,计算过关的有更多选择,可以专攻应用题,可以写数学日记,读数学报,办数学手抄报等。再比如:语文家庭作业,生字不过关的回家认真写字,读书不熟练的回家多读课文,语文基础较好的回家阅读并适量积累,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坚持写日记等。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组建合作小组,一起来完成。 对孩子来说,同样是做作业,但是多给他们一个选择权,对孩子的内心来说,感觉是不一样的。分层作业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 三、作业评价:“展馆诊室”——我的作业会说话 作业离不开评价,没有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难以持久深入开展起来。学生在自主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伴随评价。用好评价这只“无形的手”,能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期开始,我校老师会将学生在假期完成的各种学科、各种形式的优秀作业筛选出来,分门别类地集中布置在“蛹艺长廊”“翔云书画馆”“作业展室”里,利用班队课或课余时间,让各个班级的学生欣赏、感受、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来自伙伴们的佳作,从中相互学习。这样的展示每月一次,贯穿整个学期。 每个班级都会有因各种原因在学习中表现落后的学生,我校开展“数学医院”“语文诊室”等互助互学活动。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速度、接受程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这样就打造出了一个个小型的学习共同体。小组长除完成自己的学习之外,还要关注自己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通过小组互学,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小病号”,让学有余力、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小院长”“小医生”,小组展开“救治”,消除“病情”。由于在学习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我校的“成长银行”,更是动态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足迹。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在移动终端给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的同学奖励“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等成长币,还可以将学生的创意作业、优秀作业及时上传,生成成长档案,以便家长、学生及时了解。 ■结语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我校依托作业改革项目研究,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大胆尝试,设计蕴涵趣味的“魔法作业”,让学生产生作业的兴趣;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借助作业“诊室展馆”,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欣赏,体验作业的成就感。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作业中触发学习的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和价值,享受自我成长的乐趣和幸福!这就是我校作业改革朴素而美好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