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争先分享自己收到的回信。 通讯员供图 |
 |
新疆孩子的回信。 通讯员供图 |
“真的收到回信了!”近日,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10)班的班主任姚芸云老师拿着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快递盒走进教室,拆开以后发现里面是一盒充满民族风情的信件,信件盒的每一面上都有鲜艳的图文——葡萄、石榴、哈密瓜的图片,还有用汉语和维语写成的“友谊长存”“民族团结一家亲”“欢迎慈溪小朋友来新疆”字样,另外,还有三盒麻糖。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通讯员 严建涌 姚芸云 张天红 海螺、麻糖……远在新疆的朋友来信了 当姚老师把一封封书信分发到同学们手中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读起来。“我是色力布亚镇第二小学四年级(5)班的阿依夏·肉苏力,我很高兴能以写信的方式和你交朋友。我希望你能来新疆玩,这样我们可以面对面地做好朋友。你住的地方真好,可以去大海玩,可我的家乡在沙漠旁边,我希望能去慈溪玩……”潘若汐同学一边看一边读了起来。 看到远方朋友在信中说到的种种,同学们忍不住分享起来,“我这里有一袋螺蛳,新疆同学说这是海螺,还问我我们这边海螺有多大”“我的像盲盒,要一层一层拆开来”“他们住的地方离沙漠很近”“他们的字也写得很不错”…… 孩子们一边读信,一边品尝特产麻糖,脸上满溢着兴奋与喜悦:“有点儿粘牙,但很好吃!我吃半根,剩一半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一尝。” 原来,今年五月学校举办“百万石榴籽工程——我为新疆送本书”活动,姚芸云老师现场拨通了她远在新疆的大学同学阿米娜的视频电话,慈溪孩子们与新疆朋友的友谊由此拉开序幕。 在那次视频通话后,慈溪孩子们一直惦记着遥远的朋友。开学初,姚老师提议给他们写信,可以介绍自己,并说说自己的暑假趣事,也可以提一些想了解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这一封封真挚的回信。 两地孩子再连线,齐唱歌曲《万疆》 快乐当然要与远方朋友共享。当天下午,同学们开启和新疆同学的视频连线。连线后,两地同学齐唱歌曲《万疆》,还背诵语文书中的三首古诗。 “这位老师是我的大学同学,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等你们上大学了,就能到祖国的各个城市看看,也能遇到来自全国各民族的同学。虽然我们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但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努尔阿米娜老师对着新疆的同学们深情地说。 同时,她也盛情邀请慈溪的同学到新疆玩:“我们班的同学非常想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各位同学,你们来新疆后烤羊肉串全部免费吃,吃个够!”姚芸云老师也代表实验小学四(10)班的学生,向新疆同学发出邀请,带他们去看大海,去捡大海螺。在依依不舍中,两地的孩子挥手告别,相约再见。 “这次活动扩大了学生们交流的范围,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对学习也有益处。同时,这也是友谊的延续,我与阿米娜之间的友谊,延续到我的学生与她的学生之间。往大了说,培养了不同民族孩子间的友谊,对促进民族团结有很大的意义,也希望这份情谊能延续下去。”姚老师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