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江书院的孩子们在参加天文科普知识嘉年华。 实习生 曾润玥 摄 |
10月30日是中国天文日,江北区“中国天文日”全民科普活动组委会先后在辖区内11所学校和3家社区,举办了14场“中国天文日”公益科普讲座和展览活动。 “这些飞机也太酷了吧!和火箭一样,咻一下就飞上去了。”10月29日上午,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姚江书院的孩子们排队从操场走向报告厅,去参加由江北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民盟宁波市科技总支共同主办的2021江北区“中国天文日”全民科普活动闭幕式。一路上,孩子们仍意犹未尽,不断回味操场上刚刚进行的航模空模展示。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实习生 曾润玥 天文嘉年华 孩子们学到了好多 中国天文知识 “处暑这个节气是什么时候?”闭幕式结束后,一场天文科普知识嘉年华在姚江书院展开,202班蒋姝伊同学在游园打卡中被这个问题难住,赶紧去旁边展板上寻找答案。 嘉年华现场摆放了许多天文知识展板,有古天文仪器、中国古星官、现代天文馆和二十四节气等,了解之后就可以拿着游园卡去闯关了,分别是天外来客辨一辨(陨石)、天文仪器识一识(古代天文仪器)、节气常识学一学(二十四节气)、天文神器试一试(天文望远镜),集齐四枚印章可获得本次活动线上科普实体明信片。 蒋姝伊同学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不禁提问:“那最近的节气是什么呢?”组委会郭皓老师回答道:“最近的一个节气就是立冬(11月7日)了,立冬就是冬天在这一天正式开始。有一句俗语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你现在觉得不准,是因为节气是根据我国北方的天气设立的。” 中国每个节气都有一定的习俗,那么立冬有哪些习俗呢?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立冬,人们有补冬的习惯,“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立冬时特重食补,用以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寒冷。农耕社会,人们一年来的辛苦劳作,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用以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劳。并且要把所有吃的都收藏起来,为了过冬作准备。 立春、惊蛰、芒种、霜降……这些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正是我们古人通过观察天象,一代一代总结出来的古老智慧,直到现在依旧适用。早在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原来二十四节气这么厉害,我们古人可真有智慧。”同学们纷纷感叹。 看到桌子上的那些石头了么?这些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中的一小部分。另一边,天外来客辨一辨、天文仪器识一识等打卡点围满了学生,涨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天文的魅力。 明信片成“团宠” 航天计划的命名原来如此浪漫 “我今天获得了三个章,拿到了三张明信片!”201班赵轩廷和刘梓琪兴奋地拿着打满印章的游园卡来到领奖处领奖,一边炫耀着自己的“战利品”。 本次嘉年华,组委会准备的明信片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记者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卫星和火箭的图案。“我超喜欢这张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刘梓琪告诉记者,“因为常常在家看到新闻,我还知道这个北斗是用来定位的,是中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郭皓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国家对天空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到今天,已有了诸如嫦娥计划、天问计划、空间站计划、羲和计划等方面喜人的结果。 “那么这些航天计划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中国航天的命名大部分都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我们的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着陆点则命名为“广寒宫”。 还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我们把链接天地的中继卫星叫“鹊桥”;“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我们的行星探测任务以屈原的问题命名“天问系列”;祝融是我们古代的火神,所以火星车叫“祝融”;“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我们的定位系统叫“北斗”;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夸父计划”等,都来源于我们古人的那一句句浪漫诗词和美好想象。 现在,我国的巡天望远镜和木星计划,还有之后的土星计划没有正式命名,同学们也可以打开脑洞,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天文中去寻找名字,也许你取的名字就是未来这个计划的名字呢! ■多知道一点 10月30日为什么是中国天文日? 相信很多同学脑子里都有个问题:“为什么会把10月30日作为‘中国天文日’呢?”这里,有个故事! 192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动员所有国家一起共同打造全球统一的全天星图,但彼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天文学家们想要弘扬中国古代天文,加入中国天文元素,因为没有条件而不可得。 在“五四”运动推动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先驱者们倡议成立中国天文学会,意图以学会名义提交中国元素,进入国际舞台。192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成立,并设会所于北京古观象台。 虽然在外国势力阻挠下,中国天文学会依旧无法进入国际天文联合会,但却为之后中国天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当宇航员,探索太空,为国家做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 2021江北区“中国天文日”全民科普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是同学们对于天文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江北区小学生航天天文“迎新年”科普知识网络体验活动即将全面展开,学生们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答题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