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唯名校论 事业单位要开个好头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本报今日A03版)

    实事求是地说,用人单位重名校、重学历有其客观的现实性。名校出身、高学历虽不一定代表的就是优秀人才,但从概率角度来说,其优秀人才的比例要更高一些,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这也就是用人单位重视名校、重视学历的深刻根源。

    然而,也要看到的,是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的危害性。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教育。在不少高中看来,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考入清北的人才更为重要。于是,许多学校在教育资源上就会倾斜,为的就是能够有更多学生进入清北。对于更多学生,虽不能说是忽视,但至少是不够重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每年大学招生结束,总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甚至其中不少是高分者,为的只是再搏一次进清北的机会。也正是如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才会掀起强烈的培训热潮。同样是如此,在初中阶段推行的分流制才会让家长如临大敌,心心念念想让孩子上普高,为的也只是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获得一块垫脚石,能够有资格参与用人单位的招聘中。素质教育推行这么多年,仍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此也有莫大的关系。

    这样的危害,影响的是社会的公平。这种不问才学与能力,只重名校的做法,已与过去的门第论极为相近,并不符合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观,也不利于单位事业的发展。

    一个组织和单位,哪怕是高科技的企业,要想获得发展,需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于发挥人才的协同作用。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即便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机构,也往往因为缺乏高技能人才而影响研究的进展。所以,不唯名校、唯学历,找到真正与单位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人才,才是用人的关键。

    要真正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我们都知并不容易。这需要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也需要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此次人社部的《通知》,无疑是一个好开端,为职校生打开这样一扇门,给他们更多选项,也慰藉家长焦灼的心灵,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门打开得越多,人们对职校生的歧视就会越少。这对于消除职校生的偏见,对于教育的良性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是有巨大意义的。关育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