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蔚波 受访者供图 |
 |
辅导学生功课。 |
当教师10多年,听到学生一句“数学课好有趣”的夸奖,仍兴奋得像个孩子,开心一整天;碰到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会自我反思,和前辈交流,晚上还要拉着家人探讨…… 对教学有追求,对教师有敬畏,她就是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教师楼蔚波。这个1988年出生,刚刚30出头的年轻教师,从乡镇小学到城区学校,10多年间从一个腼腆的“青椒”(青年教师的谐音)变成经验丰富的“能手”。可采访楼老师,她没有侃侃而谈教学心得,讲得最多的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宋明 乌雯雯 ●人物简介 楼蔚波 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 数学老师 13年教龄 奉化区教坛新秀 推荐理由:楼蔚波老师的课堂活泼有趣,注重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注重个体差异,与学生亦师亦友。从教十多年来,她不断学习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深得教师同行与学生家长的认可。 和家人聊天 她三句不离“本行” 11月11日,采访楼蔚波老师那天,天气晴好,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她脸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晕。 “哈哈哈,真没什么好讲的。”话未出口先是一阵爽朗笑声,这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教师。说到“好老师”,她觉得自己资历尚浅,仍需努力。 聊到她的学生还有课堂,她兴致高昂。她提到的每个孩子,都清清楚楚记得名字;毕业五六年的学生,现在还找她倾诉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烦恼……这些聊天记录静静躺在手机里,舍不得删;和丈夫聊天三句不离本行,无论是被学生夸“课堂有意思”,还是碰到让人挠头的学生,她常常会和家人分享,这既是一种压力的释放,也是一种教学的反思。 “回到家还和老公交流工作,烦不烦?” “他习惯了,会鼓励我,也会从另一个角度给我思路……” 在记者看来,这种交流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她把职业当事业来享受。 “前几天,学校运动会,碰到我在尔仪小学教的第一届学生家长,她大女儿也是我第一届学生,如今在杭州读大学,小女儿在我们学校读小学。”这样的巧遇,总是让人欣慰和感慨。楼蔚波说,做教师的最大快乐就是“看到‘小不点’长大”“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 楼老师爱学生,是一定的。要不然她怎么会把学生的一句夸赞抑或是不解,放在心里。努力也是必须的,除了正常的教学与行政工作外,她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承担公开课、比赛等,2018年楼蔚波成为宁波市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学员、2019年获评奉化区小学数学教坛新秀一等奖,如今是奉化区名优教师后备班学员,宋煜阳名师工作室学员。 开放交流活泼有趣 她的课堂很不一样 楼蔚波2009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这个从奉化莼湖走出去的大学生,四年以后回到莼湖镇尔仪小学当教师。“都是乡里乡亲,非常亲切。”楼蔚波说,自己是一个“凶”不起来的老师,看到单纯可爱的孩子们,“想装装样子凶一下,也凶不起来。” “我的课堂和别人的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的课堂纪律没有别的老师好,孩子们常常这样举手。”楼蔚波把手举得高高的,牵动着身体,下一秒似乎就要站起来。“我很羡慕纪律好的课堂,但在我的数学课上,相对‘热闹’很多。我会让同桌交流讨论,会让学生接力完善答案,会不断鼓励让孩子说清思路。”从事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的楼蔚波老师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纪律虽然重要,但她更想呈现出开放交流、活泼有序的课堂,这是她读书时一直渴望的。 “要相信学生自有一种探究精神,只要你引领他,掀开新奇世界的一角,他自己的小脑袋瓜会去探究。”楼蔚波说,她喜欢地理,大学首选地理科学,后来学了教育学,从此坚定了当老师的梦想。这个师范学校毕业,经过专业系统训练的教师,对教学教法的探索有着近乎理想化的追求。 “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更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楼蔚波的课堂更加注重激发孩子对数学思维的认知,她的作业也不光是以“对错”为唯一评判标准。“同样一个题目,比如304×7和2100比大小,正确并不是唯一追求。我会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计算是一种,估算也是一种,有的学生用了估算,但最后想错了,我也要给他鼓掌。” 相比对错 她更关注数学核心素养 相比较“对错”这种单一评价标准,楼蔚波更加关注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这样的教学追求,只会让楼蔚波花费更多精力、投入更多时间在教学中。 “我会和每个孩子聊,找到他们真正的薄弱点在哪儿。”她也常常困惑,关注核心素养的教学追求、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短时间内可能并不讨喜的教学成绩,值得吗?这种念头一闪而过,最终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初衷。 “参加培训,有个教授说,‘对老师来说,一堂课要讲十年二十年,对学生来说,这个内容这辈子就学这一次。’我经常想,我的课堂有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思维的精巧之处,有没有激发他们的兴趣,能不能让他们课下还在回味,甚至主动去学习。”楼蔚波说,这是她一直追求的课堂。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学习是楼老师的工作常态,在她的朋友圈分享最多的就是小学数学教研相关内容,她尽力把每节课都当作学生这辈子只学一次的内容精心准备着。 “学习千米的认识,这个长度单位对孩子来说太困难了,我在黑板上徒手画长江,介绍经过的主要省市,孩子们很兴奋,相信印象能更深刻些。”楼蔚波的快乐不光是成绩,更是课堂设计中的每个小巧思。 她的付出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多年以后她的学生仍记得有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老师。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