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在农民伯伯的帮助下锄地。 通讯员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符迪飞 洪黎明)余姚榨菜是余姚市特产。每天早上,余姚人都喜欢来一碗白泡饭,配上余姚榨菜。可榨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多人答不上来。 “双减”之下,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榨菜播种全过程,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眼下正是榨菜播种的最佳时节。在余姚市小曹娥镇中心小学老师们的带领下,一群六年级小学生一头扎进学校的孝德劳动实践园里,认真研究起来。 怎么松土?什么时候施肥?间距够不够大?怎么撒种?同学们对种植的疑问很多,农作经验丰富的阮老师一一为同学们解疑。 “榨菜的播种时间并不是完全固定的,还是要看天气条件和种植环境。有时几天播种时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产量的变化,因此适时播种非常关键。”听完阮老师的介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播种。 经过清洗和浸泡的种子,与一定比例的泥灰混合,然后用烧焦的泥灰涂抹,最后用草料覆盖种子以保持水分……尽管步骤繁琐,但同学们有序分工,有的松土,有的施肥,有的开沟,有的填土,感受劳动的快乐。 “劳动课让我们走出课堂,我们学到了在教室里无法学到的东西,使我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601班阮苏旸同学说。 据了解,这学期该校还引导家长要让孩子爱劳动、巧劳动。针对小学生成长规律,布置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做饭、照顾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家长打卡反馈,分年级建立家庭劳动清单,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