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良玉在自家苗圃仓库做直播。 |
成教“接地气” 手机成了“新农具”,苗圃变成“直播间” 一个照明灯,一个三脚架,一只手机,这就是陈良玉放在自家苗圃仓库用来直播的全部设备。凭着这些,他已成为慈城镇虹星村盆景圈小有名气的主播。 “冷空气来了,不知道大家保暖措施有没有做好,特别是罗汉松,特别怕冻,大家一定要注意。”11月11日,记者在江北区慈城镇虹星村看到陈良玉时,他正在苗圃旁边的仓库里做直播,说着说着,还拿起手机走到花田里,给大家讲起罗汉松的养护知识。 直播结束后,陈良玉告诉记者:“我不怎么直接吆喝卖货,就是给网友讲讲养护知识。直播过程中,网友其实都能知道我苗圃里有些什么花木,而且知道我会教他们养护,所以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开直播2年,53岁的陈良玉已经在快手平台发布4294个小视频,并拥有1.8万粉丝,是虹星村直播带货最勤快的主播。 每次直播带货,陈良玉都能接到100多笔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近日,陈良玉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一位来自江苏宿迁的网友看完直播后,直接叫了货车过来,装走了价值10多万元的苗木。此外,陈良玉十分热心地帮村民介绍了6万多元生意。 “这要感谢慈城成校啊。不仅给我们加强了制作技艺的培训、盆景造型技术的培训,还教我们通过直播销售推广知名度。”陈良玉感激道。 在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的支持下,自2019年起,慈城镇成人学校组建电商导师团队,通过实操培训使从业者学会电商营运设备的使用,指导企业如何利用流量破解花卉苗木的销售难题,用教育促进产业提升。每次上课,陈良玉都是坐在最前面,听得最认真的那个。 如今,虹星村已逐步建立微盆景电商直播圈,还吸引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电商新农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去年,虹星村在政府支持下建了新的直播基地,村里还尝试引进专业团队来运营直播,让村民们把盆景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志愿者成了“智慧助老”先锋队 在海曙区古林镇,有一个“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团队人数已近200人。章水镇、龙观乡、四明山上的柿林村等,还有很多交通不便的山区,都留下了他们帮扶老人的身影。 11月14日,他们来到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40多位志愿者除了为村里老人提供理发、磨刀、衣物缝补等服务,还教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老人陈雪梅高兴地说:“我终于知道怎么网上预约挂号了,还会打视频电话,焦虑感少了,幸福感多了,晚年生活变丰富了。”一起学习的老人杨翠英也表示志愿者老师教得很耐心,学到了好几样技术。志愿者们看到老人们惊喜的笑容和对新技术的连声赞叹,也开心。 “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创始人李红亚说:“这些志愿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其实一开始也是不太会用手机的,都是在古林成校学的啦!”据了解,“心公益”志愿者团队的工作室就在海曙区古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古林成校”),是该校的重点教育扶持项目。 自2018年起,古林成校联合政府各部门、社区、行政村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工作,组织教师重点针对微信使用、交通出行、挂号就医、生活缴费、移动学习等日常应用场景研发课程。该校校长陈宏辉介绍说:“为了给更多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知识,我们进行多模式授课,对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老年人,采用集中办班或线上教学的形式;对学习能力较弱的老年人,采用小班教学或个别辅导的形式。” 此外,古林成校加强与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展培训工作,然后送教下乡,满足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 在多模式教学矩阵下,海曙古林成校成了一个智慧助老团队孵化中心,其中,“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就是此“孵化中心”培养出来的“智慧助老”先锋队。2020年,古林镇“心公益”志愿服务社团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市级优秀社区教育学共体。 ●新闻深一度 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的 学习型社会 近年来,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市职成教学院)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针对农村个体户、返乡大学生、农业经理人等重点群体,依托乡村成校提供专题培训、技能实训、跟踪帮扶等教育服务,并连续三年举办“创城杯”甬城网红直播大赛。 此外,市职成教学院还加强对国家重点项目的落地,多次派人赴西藏拉萨,送教入藏,将新疆阿克苏地区、四川凉山州、贵州黔西南州等宁波对口帮扶地区的商品列入直播大赛选品库,加大宣传。 通过专业团队介入、创业帮扶,不少县域的农村电商顺利地从“零”到“一”,甚至从“一”到“多”。近日,宁海强蛟“农村电商学堂”从全国169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系浙江省唯一入选项目,这是宁波数年来坚持倡导全民学习、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 除了大力培养“电商新农人”,今年,宁波终身教育为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应用技术,跨越“数字鸿沟”,全面发力,也有许多突破性的创新举措。 今年2月,宁波市教育局依托终身教育系统资源,启动“双百千万”防疫科普行动。线上,在宁波智慧教育平台线上提供100节智能手机应用课;线下,以宁波老年开放大学、区县(市)社区学院、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力量,联合在甬高校、职业学校、各类老年办学机构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服务总人次超过100万。 截至今年9月,我市还开展近8000场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培训,服务总人次超过38万。 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为推进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宁波正通过针对不同人群的教育服务,让宁波老百姓通过共同学习,尽享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