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山海牵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山孩子在宁波过彝族新年

学校老师和凉山学生共跳彝族舞

    11月20日是彝族的新年,为了让远离家乡的凉山州同学感受节日的氛围,近日,宁波几所学校分别准备了迎新年夜饭活动和篝火晚会,过了别样的彝族新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钟婷婷

    通讯员 林希楠 张玉菲 张美楠

    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

    载歌载舞的班会和“年夜饭”

    11月19日,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21电商和21新能源班组织了迎新主题班会,两个班级的高一学生提前过起了“新年”。

    14:45,21电商班的教室里开始了载歌载舞的文艺活动,宁波的同学们先为凉山州同学演唱了祝福歌曲,随后,穿上民族服装的7名凉山州学生跳起了民族舞蹈,唱起了凉山谣。

    “我家的门前有条江,它的名字叫做金沙江,我家的屋后有座山,它的名字叫做大凉山。白云是我们的白色披毡,森林是我们的纯洁衣裳……”或许是家乡的歌谣勾起了思乡的情绪,唱着唱着,吉潘阿衣和吉玉阿衣木两位姑娘红了眼眶。她们告诉记者,父母平时都在外面打工,以前在家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年之中,唯有新年的几天父母能赶回老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节。这是她们远离父母过的第一个彝族新年,所以有点想家了。

    在同学们一个个认真表演的节目中,她们调节了自己的心情。“很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心意,准备了很多零食和这么多的节目。”

    王凯老师告诉记者,知道自己班上要来7名凉山州同学,他一开始就上网查了一些民族民俗和文化特色资料,也特意记下了彝族新年的时间。大概半个月前,他和班上的班干部商量着怎么给离开家乡的凉山州孩子们过个属于他们的节日。于是,有了这次的策划。大家提前做好了彝族新年主题的黑板报,扎好了气球,准备了零食和各种节目。

    下午5点,场地转换到了学校食堂,活动也进入了第二部分。市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孙钢老师、学校张军辉书记等6位校领导、第四党支部、关工委老师、以及部分同学,以特殊的“年夜饭”形式为凉山州孩子们迎接属于他们的新年。

    第四党支部作为与凉山州学生的结对支部,精心制作了短视频,播放了同学们在宁波2个月学习生活的精彩片段;张军辉书记做了新年致辞,向同学们送上祝福;校关工委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新年愿望,筹集资金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

    接着,师生们一起在欢乐的氛围中动手包饺子,海来五支木同学上台为大家介绍彝族的新年习俗。大家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边聊着两边的新年习俗。尽管远离家人,但老师和同学的陪伴,还是慰藉了这群少年的思乡之情。

    宁海县技工学校

    视频连线,和家人互诉衷肠

    “本来以为今年离开家乡,来到宁海县技工学校学习,就要错过今年的彝族年,没想到学校会为了我们专门庆祝,真的非常感动。”来自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的彝族学生韩丛霖难忍激动,兴奋地说。

    11月20日晚上,宁海县技工学校党支部专门为远道而来的彝族学生举办了“2022彝族年”篝火晚会。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得到些许休息,也让他们在异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今年九月,在东西部教育协作项目的帮助下,9位彝族学生带着梦想和使命离开家乡普格县,来到了宁海县技工学校。彝族学生黑小而对自己的同学说:“多亏了大家的帮助,我们才能快速融入班级、学校的大家庭,很高兴现在我们还能回报以我们彝族的美食和表演,希望大家都能玩得开心。”9位彝族学生为了彝族年庆祝活动,专门准备了民族歌舞和民族美食,让这份过年的喜悦不仅仅局限于彝族的学生,还能传递给在座的所有宾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彝族学生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环境远赴宁海学习,在如此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难免溢满心间。为此,宁海县技工学校党支部专门设置了视频连线环节,让他们能与2500公里以外的家人互诉衷肠,共庆新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