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为偏差生蜕变成 同学喜爱的“明星”

班主任只用了这一招

    每个班级中总有喜欢做恶作剧的孩子,每天都有同学来告他的状,单纯的语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可能就被同学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进而疏远他。 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张莹银老师,通过班级“变形计”的实践找到了引导这类孩子的方法,通过可视化的进步,实现了行为偏差生的华丽蜕变。

    

    栏目主持人

    记者 钟婷婷

    特邀班主任

    

    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 张莹银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

    

    他的故事

    这个孩子有点皮 被告状是常事

    一天,一个女孩子哭着跑来告状:“张老师,他拿了我的橡皮。”女孩指着旁边耷拉着头的小夏对我说。看着眼前的小夏,我无奈地叹了叹气,因为每天都有好几个同学来告他的状。我便问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孩子都开始叫嚷,争执不下。我看着来告状的孩子说:“你说,发生了什么?”她哭哭啼啼地说:“他拿了我的橡皮不还。”小夏说:“我只是想看一下。”说着说着竟也流下了眼泪。

    每天处理小夏的告状,已经变成了班级日常管理的一项固定内容,我也十分苦恼。到底用什么办法才可以改变现状?随着对小夏的深入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个内心脆弱的男生,常常会因为同学的告状而哭泣。每次和他沟通,他觉得自己很委屈,总是会说“我只是想……”他总是想着自己做什么,但没有想过同学是否喜欢他的做法。

    除了和同学相处不太融洽,小夏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常常在课堂做小动作。我时常和他单独沟通交流,但是收效甚微。为此,我也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到孩子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在家里也不能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

    我的行动

    实施“变形计” 纠正行为偏差

    为了提高小夏的积极性,一开始,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利用物质激励等各种办法,每次实施后,会有短暂的消停期,但是小夏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转变。

    根据心理学,偏差行为是学生心理补偿的外在表现,而不是恶的本性,其本源是学生社会发展情感弱。要改变这些孩子,就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增强社会情感,让他们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被他人悦纳的过程中建立认知,获得与自我和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因此在一番思考后,我在班级里宣布了“变形计”,每个同学都可以在班级信箱中放入对小夏的表扬信和批评信,一周结束后,对比表扬信和批评信的数量。如果表扬信多,小夏可以获得奖励;如果批评信多,小夏负责打扫班级卫生;如果一样多,不奖也不罚。

    班级“变形计”分三个步骤进行开展。

    前期,投其所好激发兴趣。奖励的确定要投其所好,教师选择的奖励需要是行为偏差生所喜欢的,这是班级“变形计”能够成功实施的基础。小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吃货”。因此我在班级里宣布:如果表扬信多可以任选两样零食,其他学生不禁传来“哇”的惊叹,这时小夏坐得笔直笔直的,看得出他做好了“变形"的准备。

    中期,积极表扬增加动力。在“变形计”实施过程中,我会把小夏的点滴进步在班级中进行口头表扬,看到小夏坐姿端正,我会说:“你的背部挺得真直,难怪越来越帅气了。”看到小夏书写工整,我会把他写的字用投影展示,并面向班级说:“你写的字写得可真漂亮,可以算得上我们班的书法家了!”在表扬小夏时,我会特意用比平时更响亮的声音说,目的在于让班级孩子都能够感受到他的进步。听到这些表扬,小夏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班级中的一些孩子也渐渐学会发现小夏的优点。当然,学生的信件并不是所有都是表扬信,也有批评信,我还会对这些信件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以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后期,及时统计促进改变。“变形计”每周一次汇总,在于强化学生已取得的进步,及时强化是班级“变形计”成功实施的有效保障。自从实施了班级“变形计”之后,小夏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开展的第一周,到了周五,我说要宣布本周小夏的“变形”结果了,他在座位上嘀咕:“我还以为老师忘了呢。”听到他这句话,我知道他内心很在乎这件事情,说明他也在乎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也说明他开始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和评价了。我为他的这一变化而开心。最终统计结果是小夏的表扬信比批评信多一张,因此,我邀请他来选择奖励,看到他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也十分开心。

    他的改变

    被告状的次数少了 成为班级“小明星”

    随着班级“变形计”的深入实施,小夏在班级群体中表现越来越融洽,来告他状的学生明显少了很多。一次放学时,有旁边的同学主动帮助小夏整理书包,小夏和他一起离开教室,我透过窗户关注着他们,当看到同学的物品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小夏主动帮他捡起来。看到这些变化,我充满了期待。同时,他在学习上也越来越积极,原本作业拖拉的他在完成作业时一丝不苟,字迹工整。某次,数学老师和我说他的数学课堂作业全对,这在之前可是难以想象的。小夏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我向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夏在家里的表现,得知他在家非常认真地进行感统训练,累得满头大汗还在继续。

    进入二年级,班级“变形计”已迭代升级,每个学生都可以是“变形计”的主角。当我面向班级所有孩子统计想要报名“变形计”的人数,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表现好和表现不好的孩子都有,这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都渴望被关注,也期待改变与进步。而小夏已经成为了同学们喜欢的“小明星”,他现在学习积极认真,喜欢用学习的知识创作诗歌或是名句,喜欢用笔记录趣事,他的作品一经推出,大受同学的欢迎,都期待看到他更多的作品。

    班主任说

    通过班级“变形计”,我发现行为偏差生是非常需要他人关注的,其实他们做恶作剧往往就是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但是他们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变形计”实际上就是把他们内心渴望的这种存在感转换为正面且集体的关注,核心在于让行为偏差生通过他人反馈,不断感受他人的情绪,关注他人评价,从而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实现蜕变与成长。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也是一种关注。

    其实,孩子在集体中的成长就是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和不断认识他人。我想在转化小夏这样的行为偏差生时,我们班主任首先要秉承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用期待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教书育人,爱是良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