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状况监测结果报告》和《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按照抽样有关要求,此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331个样本县(市、区)、6535所中小学,对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进行现场测试,对6千余名中小学校长,近8万名班主任、学科教师开展问卷调查。报告客观呈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育发展状况、科学学习质量状况。 报告显示,德育状况监测结果有: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将“个人努力”作为成功的首要因素,九成学生同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超过85%的四、八年级学生在勤劳节约、诚实守信、团结友善、遵守公德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较好;八成以上四、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超过95%的四、八年级学生报告学校开展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有待深入,88.5%的四年级学生和78%的八年级学生对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感到满意,四、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是自己学习情况,最希望家长关注的是自己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和特长。超过八成的四、八年级班主任教师每周主动与家长沟通1次及以上。 而科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是:四、八年级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0%、79.5%;四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兴趣高或较高的比例为86%,学习自信心高或较高的比例为68.6%;八年级学生物理、生物、地理学习兴趣高或较高的比例分别为82.3%、80.9%、71.1%,近二成的八年级学生期望长大以后从事科学相关职业;九成以上的中小学校均配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等科学实验教学资源,但部分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据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