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我是班主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2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让孩子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孩子的心愿卡

家长的心愿卡

    期中后高三要开一次家长会,学生都来问:“老师,你要在家长会上讲什么?”“讲成绩呗!”周围同学附和着。

    顺着他们的对话,我不停思考着家长会的定义和目的。仅仅是围绕成绩吗?答案里有是也有不是。于是我好奇地在百度上敲下“家长会”三字,跳出的词条解释为:家长会一般是由学校或教师发起的,面向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介绍性的会议或活动,其中后面几个词引起了我的关注,家长会是面向学生和家长的互动性交流。

    这么多年,家长会成了老师台上说,家长台下听的固化模式,明明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孩子。可是,为什么孩子这一“主角”不能参与自己的家长会呢?

    

    栏目主持人

    记者 王伟

    特邀嘉宾

    鄞州高级中学 虞淑燕

    

    家长会开成了“学生会”

    我把班委们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家长会上你们才是‘主角’,所以你们开家长会吧!”班委们惊愕地看着我,不知如何应答。于是我接着说:“班级的各门学习情况和习惯,谁最了解?”“任课老师,还有课代表!”学习委员答着。“行,安排给各个课代表,去和任课老师对话,做好班级学科研究分析,然后在家长会上进行汇报。”

    当天,学习委员召集各个课代表开会,一起商讨着如何和任课老师对话更有效,制定了一个采访提纲、细分文科提纲和理科提纲、并约定下次碰头时间。我在旁边悄悄观察着,接下来,他们会有固定时间开会,分享细节,不断完善。我问学习委员:“需要帮助吗?”她答:“目前很顺利!”看那坚定的眼神,真好!

    高三(1)班《筑梦远航》家长会如约而至,班内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前有迎宾签到,后有指挥部署。学习委员担任主持人,在主持家长会上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第一次来参加自己的‘家长会’,我很荣幸!”家长会第一环节,是关于期中考试的分析,语数外政史地六科课代表,轮流上台汇报,结合最近班内学习状况,与任课老师沟通后的反馈,精心制作了课件,一一上台向家长和学生精准分析学习方法、分享学习策略并提出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台下的家长认真记着笔记,不懂之处向身边的孩子请教,彼此互动着。孩子们也表达了每日的规划和安排,让家长多给予信任和支持。

    班级建班以来,我就积极引导自主管理模式:自主教育、自主循环、自主评价。看见台上孩子的自信和从容,我不禁想起第一天得知要自己召开家长会时他们的表情,看来推一把,他们“会”了。底下的孩子,认真听着学情反馈和学习方法推荐,这是彼此成长的一次互动,用心唤醒,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他们也“会”了。这一次家长会,一方面学生全员参与,变成了学生的会;更重要的是,会议由学生全程组织和参与,学生“会”了。

    家长会开成了“亲子会”

    今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地位的问题,把家庭教育放在法律的高度去认识。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下,家庭亲子关系对压力缓解有何高招?为此,我把任务交给了班委,去了解下孩子们对亲子相处的理解和诉求,听听亲子双方的内心。

    我想起我的朋友圈有这样一对父母,正是我们自己班级的家长。当别的家长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的时候,他们家倒好,父母为给她减压,把家搬到了乡下,朋友圈里都是周末劳作、分享劳动成果,爸爸弹着吉他女儿唱歌的画面,五音不全的妈妈也一起哼哼,充满亲子的温暖,尤其到了高三,妈妈为了给她增加营养,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简直成了大厨。

    这不就是现成的“教科书”般的亲子相处模式吗?我请余爸爸来家长会做分享,谈“育儿经”,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

    家长会那天,余爸爸打开PPT《亲子关系助力缓解高三娃的学业压力》,看来他是认真地备了“课”。他从自己日常与女儿相处模式的角度出发讲起,和底下的家长们一起探讨现在孩子的压力来自哪里?家庭该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等,倡议现场家长们一起做个合格的高三家长,最后余爸爸也不忘感谢女儿,他感谢女儿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能对孩子有这样的表达和流露,让现场爱意满满,真好!

    在座的家长听得频频点头,掌声阵阵,有位妈妈在反馈中写道:“平日里总顾着自己的工作,觉得也是为孩子在付出,孩子大了理应理解,却忽略了大了的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尤其高三阶段!”一次别样的家长会,一次温暖的“亲子会”,一堂精彩的家教课,直抵在座每一位的内心,润物细无声,我想这次家长会也叩响了他们的心门。

    老师们从台前转向了“幕后”

    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的一场家长会,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活动设计的主体性和活动过程的主体性;老师们从台前转向了“幕后”,其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活动的思想导向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班主任通过班委、任课老师通过课代表这些枢纽,将各科学习问题、方法、策略,在家长会上进行传达,实现“以生为本”。而学生在全程参与中、在实践锻炼中全方位成长,这样的家长会,实现了“双赢”。

    三年来,老师们的角色一直在变化,从高一的领跑者,帮助他们熟悉高中生活;高二的陪跑者,陪伴他们经历高中的角色转变;到高三的助跑者,愿意成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那个助力者。三年来,一直参与着他们的成长,也是他们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有时比朋友更亲近,有时比家人更信任。看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的紧密协作。

    “无论我的角色怎么变,我始终是架起你们沟通的那座桥梁,我既能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也更心疼孩子们的不易。”终于轮到我登场了,“很高兴,我们一起参与了高三(1)班的家长会。”我通过分享班级故事,融入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向家长提出“家校合力、同频共振”的家校合作理念。

    彩蛋的惊喜

    家长会接近尾声,主持人给家长孩子各留了一张“心愿卡”,彼此写上一个祝愿给对方,我看见一妈妈写完“心愿卡”塞在女儿手里,女儿看完冲着妈妈一笑,母女俩相拥,我偷偷问妈妈,你给女儿写了啥,她说:“做最好的自己,高三加油!妈妈支持你!”“那女儿呢?”“老师,秘密哦!”我仿佛看到了流淌在文字里的爱意和力量,沉浸在文字中的温暖与感动,真好!

    主持人说想代表全体孩子们再说一段话,已经准备离场的家长纷纷听话地坐了下来,她说:“首先,谢谢老师安排了这样的家长会,让我们自己参与了家长会,也参与了自己的成长;谢谢所有的父母,是你们的陪伴,让我们更好地成长,那么最后也要谢谢我们自己,相信我们高三(1)班有老师的信任、家长的支持,在冲向高考的路上一定会更有力量!”

    

    班主任说

    漂亮的收尾,掌声久久,这掌声送给40来天后首考的高三学子,更送给默默付出的家长们。关于家长会,我想我也找到了答案:“谁说家长会就一定是讲成绩呢!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