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法院是做什么的吗?” “我知道!法院是主持公道的地方。” 12月4日是中国的国家宪法日。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慈溪市人民法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他们是来自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的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们。第一次来到法院的他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观察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着法院文化与氛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涵茜 通讯员 钟法 参观展示 近距离了解法院“窗口” 下午,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走入法院大门,一抬头便看见国徽高高地挂在大门正上方,同学们肃然起敬,不由地放轻了脚步。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大致可以分为前端导诉区、中心主服务区和内部特色功能区。”负责讲解的马老师带着同学们了解了慈溪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流程。 在这小小的一方自助诉讼服务区域内,有LED超清大屏、智能自助打复印一体机、律服通服务终端、多媒体自助服务机等信息化设备,可实现当事人自助立案、自助查询、观看庭审直播、视频法律咨询、自助在线查档等功能,极大地促进了诉讼服务的效率。 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一条“礼法”主题的法治文化长廊,两边依次分布着院长接待、信访接待等专人接访室、微法庭等等,还有不少具备不同功能及相应风格的调解室。 “你们看,每一个房间门口都有一台这样的机器,除功能展示外,主要是用来给当事人预约登记的。”小记者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认真记录。 穿上“法袍” 感受神圣庄严的法庭 “开庭啦!”小记者们走进第一法庭,他们被眼前的“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牌子所吸引,以往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场景,现在一一呈现在他们面前。 “有没有同学想要体验一下小法官?” “我想!” 小记者们穿上小小“法袍”,坐在审判席上,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一把“小法官”的滋味。 现场还播放了宁波法院精心剪辑的一个庭审视频,里面详细介绍了一起真实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妙趣横生的导语和释法视频,让同学们看得入神。 据了解,这仅仅是“四明”云法庭开展普法活动的一个缩影。2020年10月,宁波中院与市委党校合作建成了“云法庭”远程庭审观摩系统,今年又在此基础上上线运行了“四明”云法庭。 当今社会,手机、电脑和银行卡几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纷繁复杂的虚拟空间中,可能暗藏各种陷阱,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甚至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四明”云法庭则通过庭审加法官释法视频直播、法治课堂直播、普法视频点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组织党校学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市律协会员、在校师生等近2万人次参加活动。 看完视频,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四明”云法庭让他们受益匪浅。“通过这堂课,我知道了很多网络骗局,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坏人蒙骗。”五(1)班杜念奚同学告诉记者,“回家后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家人分享,提升全家人的防护意识。” 精彩继续 欢迎你走进当地法院 一个多小时普法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小记者们不仅增添了法律知识,还感受了法院文化,五(2)班余亦芯同学说:“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法院,了解了法院的诉讼服务流程,还观看了庭审视频,希望以后可以来旁听一次真正的庭审。” 据了解,本次小记者进法院活动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小记者还将走进宁波的多家法院。宁波市中级人民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次活动对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起到法律启蒙作用,使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更好地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