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乡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展示点心。 |
“双减”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释放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的自主命题能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双减”政策真正挑动了教育改革的神经。 如今,“双减”实施已超过3个月,鄞州的校内、校外“减”得如何,又能“增”哪些?给学生、老师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所学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张灵 胡蓉芳 许玉燕 学校 开启多样的晚托模式,推出暖心后勤服务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后服务工作备受关注。在宁波市四眼碶小学,在课后托管期间,学生基本能完成书面家庭作业,还可以“弹性选择”菜单课程,让校园体验更丰富。 12月6日,在课后托管的弹性菜单课程时间,四眼碶小学的学生正在进行单簧管和口风琴的吹奏练习。402班的王可除了在班级里参加托管,每周一还会学习口风琴吹奏。低学段201班陈芷歆的托管安排更丰富,她说:“我每周二和周四两次武术课托管,周三是软笔书法课托管,周一可以在教室里看看书,玩玩智力七巧板,做做手工编织等。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非常快乐和充实!” 该校校长刘光霞表示:“在‘双减’之前,我们学校每周五下午原本就有2课时的菜单课时间,现在我们把菜单课延续到课后托管时间。周一学篮球,周二学下棋,周三学画画……我们鼓励学生一周内体验至少两种不同的课程。”据了解,四眼碶小学教育集团两个校区本学期在课后托管期间开设50个兴趣班,25个特长班,满足了更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随着师生在校时间加长, 这些学校在后勤保障、服务管理上也有不少暖心的举措。 五乡镇中心小学从暑假开始着手准备,打造了专用面点房,添置了35个蒸笼、2台蒸箱、1台和面机等专业设备。该校校长鲍淑琴说:“我们聘请了专业的面点师为孩子们制作手工点心,学生和老师每天都能在托管时吃到热腾腾的点心,既饿不着又吃得好。” 每天早上四点半,负责面点的汪师傅就要做准备工作了,他每天要制作1300个面点。肉松卷、葡萄卷、紫薯卷、香菇菜包、肉包……已经从事面点工作30多年的汪师傅,会做30多种不同花色的中西式点心。 12月7日下午三点,记者看到学生正在领取现做的点心。当天的点心是葡萄卷,口味微甜还夹着葡萄干等果粒,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谢超依老师笑呵呵地说:“我每天都很期待师傅做的面点,大冬天吃上热乎乎的点心,心里暖暖的,学校真的很贴心。”这份托管前的小礼物,也保证学生、老师有更饱满的精力投入两小时的托管时间。 对于需要晚自习的初中学校,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曙光中学投入人力,配齐课后服务管理人员,加强校内教师巡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校实行四色通行证出校方案,明确各种颜色通行证出校时间。比如不参与晚自修、不在校用晚餐的同学持黄色通行证,不参与晚自修、在校用晚餐的同学持蓝色通行证等,通行证上都有学生照片、班级名字,方便保安做好出入管理。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学校决定在学生放学时间定时关闭停车场大门,开车上下班的教师推迟半小时离校。 鄞州区教育局安体科科长励明海告诉记者,为筑起课后服务的安全防线,鄞州各校对参加夜自修的学生及其监护人开展专题安全教育,落实专项安全防范措施,规范学生出校与家长的交接工作。在属地交警、公安等职能部门协同守护下,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教师 从理解到开拓创新,教师主动拥抱“双减” 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甚至是“减负提质”,对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来说,极具考验和挑战。 在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全校在教研组的带领下,组建了由17名教师组成的学习圈课题智慧团队和近50名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学习圈课题实践小组。通过组织学生提问、筛选问题、问题认领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今年10月,该教育集团东校区404班语文老师张玲初发动班级爱阅读的学生组建了2个阅读小组,开展共读《昆虫记》的“学习圈”活动。孔雀蛾是如何在夜间做到飞行而不撞到障碍物的,它们和蝙蝠的飞行特点有什么相同之处?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用了近10天的时间,一起寻找答案,并制作成手抄报、思维导图、昆虫名片等,进行展示或汇报。 陈省延同学说:“我们小组每晚约定好时间,共读一个章节,了解一种昆虫。这次学习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了解了许多知识,我对阅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该校西校区教科室主任邢丽丽老师谈到“双减”引发的教育思考时说,“双减”政策落地后,老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们练好内功,做好先行者、引导者。 在鄞州区中海实验小学,201班的班主任严琳榕为了让学生在课后托管时间过得更有意义,打破了时间和场地的界线,自主开发了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1+”课程。“我就带领学生折飞机、放飞机、撕纸,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为科技节比赛做好充足准备。”严琳榕说。 开设这些项目后,如何将课程多元化、系列化,严琳榕又开始了思考。严琳榕又安排了运动健身、语言表达、劳动体验等课程,如每周一托管时间,严琳榕带学生到学校的农场,近距离接触,认识农作物;给班级农场拔草、维护、浇水,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记录。在她的带动下,二年级每个班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后托管活动,他们还组织跳绳比赛、故事演讲比赛等,不断践行学校课后服务1+X理念。 教育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上述只是鄞州教师在“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一个缩影。从慢慢理解到适应再到开拓创新,他们在变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主动拥抱“双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