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决策部署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显然不是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因此,落实“双减”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专注课堂教学、致力课后服务,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得老师们疲惫不堪。 老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会直接传导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业主责,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他们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教育改革推出的重磅举措。 这两个文件的出台,让宁波全市中小学教师备感温暖,深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关心教育、关爱教师的殷切愿望。 给老师减负,其实减的是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的负,减的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的负。因此真正要把这些“负”减下去,关键还是要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是不是尊重教育之基本规律,是不是聚焦教师的主业主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教师减负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妨每年晒一晒“教师减负15条”落实情况: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总量和频次到底有多少,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到底有几项,有没有向中小学校和教师摊派与教学职责无关事务等等。让广大一线教师真正体会到减负的实效性和获得感。 落实教师减负,落脚点还是在学校。只有老师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真正安心、舒心,给教师减负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所以各校要建立“一校一案”落实机制,立足学校实际,把落实教师减负和深化“双减”工作关心关爱教师列入重要议程,创设各种条件为教师提供暖心服务,努力将温暖直送教师心怀。 2021年底,一份清单、一纸文件,犹如冬日的和煦阳光,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信心和力量。同样,他们也一定会将这份关爱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正所谓:人对了,世界也就对了。教师好了,教育也就好了,学生也就好了。 翁飞霞(北仑区淮河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