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新冠疫情“撞”上考研 “应考尽考”助考生圆梦

为了249名 在甬借考生

    12月27日下午,为期三天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简称“考研”)顺利落幕,长舒一口气的,不仅有宁波的近两万名考生,还有一群为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工作人员。因为之前镇海突发新冠疫情,当有计划的考试安排“撞”上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考试组织安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今天的阳光很灿烂,但这20来天的研考安排工作犹如阳光来临前的黎明前夜,堪称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仅考验工作效率,更考验工作智慧。”宁波市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章萍 文/摄

    “疫”起  “我在封控区,还能参加考研吗?”

    时间回到12月6日一早,镇海发现3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惊愕了所有宁波人,宁波市教育考试院内,工作人员们也绷紧了神经:疫情后续情况会如何?会不会影响12月25日至27日的考研?涉及的考点和考生会有多少?一系列的问题让工作人员颇为不安。

    12月7日凌晨,宁波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镇海实行全区域临时封闭管理。家住镇海风景九园的考生赵剑炜开始焦虑:我在封控区,还能参加考研吗?

    当天上午9:05,在宁波市教育考试院,一场紧急会议举行:12月8日至20日有全省艺术类统考,镇海的考生无法赴杭,怎么参加考试?12月18日,有大学外语等级考试,需要做哪些应对准备?更复杂的是研究生考试,超过1.92万的考生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型复杂,既有在高校的应届生,也有社会上的往届生,其中多少在镇海封闭区内?多少在封闭区外?往年考研的两大考点宁波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都在封闭区内,需要另外再安排几个考点?之前编排好的考生准考证已上报,重排难度大,安排在哪里?疫情管控区内考生出不来,怎么考?监考老师怎么进去?试卷怎么进去?……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些问题,宁波市教育局当即成立了工作专班,一场争分夺秒的针对疫情的考务安排战开始了!

    寻人  经过7轮排摸,联系上1.9万余名考生

    “面对不确定的疫情和考生分布的情况,摸清考生底数是我们考试组织的关键。”市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介绍。

    为此,市教育考试院启动紧急工作机制,不分部门,集思广益,全员投入:24小时内开发出一个考生信息申报小程序;通过“宁波教育考试”微信公众号、权威媒体等平台,一遍遍地发布重要通知、《致宁波研考生的一封信》等,“喊”宁波研考生速来登记信息。对于不主动填报信息的考生,考试院发短信、用语音机器人打电话、人工打电话……为的是圆每一个年轻人的考研梦,不让他错过考试,应考尽考!

    在这过程中,有考生反映:我是山东人,在宁波镇海工作,考研报考了山东的大学,“但现在作为中风险地区的考生”,无法前去济南考试,怎么办?宁波市教育考试院当即向省考试院反映了这一情况,12月10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作出“借考”决定——因疫情无法去原报考点的我省考生,与原报考点、省考试院联系,经同意可以在浙江借考!这一举措让那些身处管控区的考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经过7轮排摸,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最终联系上了1.9万余名考生,并安排了多个考点:为封闭在蛟川街道内的82个考生设一个考点;在宁大、宁波工程学院内为在校应届生设置考点;为在宁波借考的249名考生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设置一个考点;对分布在8个区县(市)进行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观察期)的32名考生设置特殊试场;为上述四类以外的考生约1.5万余人,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安排了9个考点。

    与此同时,宁波方面又向省考试院争取支持,要求给予宁波延迟考生准考证打印、开放考场编排等权限,以及临时加印统考卷等。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研考工作进行了专项对接,对特殊考场的设置、考生赴考路线的规划、试卷安全运送的保障等进行深入沟通,确保这场疫情下的考研万无一失。

    圆梦  最后一份考卷抵甬,距开考已不到12个小时

    12月25日一大早,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考点现场,考生黄同学告诉记者,她是台州人,去年已经大学毕业,今年是“二考”,报考了宁波大学,考前一直在宁波复习,本来她应该回台州参加考试,但因为疫情,这次在宁波借考。“一开始听说不能回台州考试,挺担心,后来看到可以‘借考’,对我来说反而方便了,因为我一直在宁波。”多名考生说“借考”很好。

    而之前,“浙江为近400滞留考研生从全国调卷”的消息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点赞。记者了解到,在这近400名借考生中,滞留在宁波的借考生有249名,占了全省借考生的60%以上,其中省外借考生138名,省内借考生111名。

    那么,这些试卷是怎么“调”过来的呢?

    据介绍,考研有统考卷和校考卷之分,即便是全国统考卷,因为专业不同,也有不同的试卷;至于校考卷,更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试卷。史无前例的“借考”需要通过机要通信渠道,提前从全国各地、各校“调”到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然后,再押送到宁波。

    今年的“借考”,最后一份调到宁波的借考生试卷,是从甘肃兰州调来的,12月24日晚7点多抵达萧山机场,当晚9点多,试卷抵达宁波,此时距离考研开始已不到12个小时。

    “考卷这么晚才到达,你们担心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这名工作人员平静地说:“得知试卷已经上飞机了,我们就不担心了。”也许,年复一年的一场场重大考试已练就了考试部门的工作人员冷静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

    作为全国457万研考生中的一部分,宁波今年的考研显得殊为不易,“这次疫情下的考研能顺利收官,离不开全市上下的重视,还要感谢卫生疾控部门,封闭区内考点的监考由疾控人员担任,他们全身穿着防护服,为了避免上厕所就尽量不喝水。”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研考生都有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继续进修、提升自我,为各自的未来蓄力,“我们所有考务工作者的全力以赴,就是确保考生‘应考尽考’,让每个人有追逐梦想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