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家有读书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文?三位宁波市名师出招

诵抄背是基本功 感受“美”方能悟诗意

从左到右依次为黄铁成老师、顾可雅老师和毛东辉老师 记者 陈嫣然 摄

    说到学古诗,很多爸爸妈妈想到的就是背诵,或者是逐字逐句地解释。但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可能让孩子兴味全无,浅尝辄止。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昨晚在甬上APP教育频道播出的《师·说》中,几位老师出招了。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师·说》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教育学院主办,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现代金报·甬上教育》承办,面向宁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及家长,遴选宁波市名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以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难困惑,结合学科特点,为广大学生及家长解疑答惑。

    

    主持人

    毛东辉

    宁波市名师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嘉宾

    顾可雅

    宁波市名师

    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校长

    黄铁成

    宁波市名师

    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校长

    

    古诗文增幅高达80%  对背诵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翻开现在的小学课文,古诗文占比不小。小学一年级就有古诗,三年级开始出现文言文,6个年级12册课本总共有古诗文12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与原有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古诗文增幅高达80%。而到了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文更多了,共有132篇,占课文数量的48%。可见,古诗文学习是统编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意味着对孩子的背诵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要求都更高了。这也愁坏不少家长:自己的孩子对古诗文学习兴趣缺失,看不懂,学不会,这可怎么办?

    那么,当我们带领孩子学习古诗文的时候,第一步该怎么走?直播中每每引经据典,并总能一字不差的黄铁成老师说,这离不开自己多年来的读抄背习惯。

    古诗文的学习,自然是离不开读、抄、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学习重在积累。

    坚持诵读。坚持抄写。坚持背诵。这是学习经典朴素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功夫。

    怎么读抄背?也有小技巧。

    读,可以自由读、指名读、轮流读、对读、齐读等,在反复朗读中读准字音、读熟诗句,体会诗歌的节奏、音韵和对仗美,熟读成诵,只有烂熟于心,才有可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随取随用;抄,要全神贯注抄写,眼过多遍,不如手抄一遍;背,要坚持背,大量背,成习惯成自然。

    在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小学,有一套诵读教材,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学年一册,每册分上下学期,每一学期安排15周的内容,每周安排的内容有一首古诗,一篇国学节选,一个故事或一篇美文,“量不多,重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顾可雅老师说,六年下来,老师们都欣喜发现,孩子们的诵读能力和学习古诗文的能力都有了可喜的提高。

    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是学习古诗文的必由之路

    “古诗文历经千百年,依然焕发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觉得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顾可雅说,古诗文大多短小精炼、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对培养孩子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记忆力都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可以把背诵唐诗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

    “不学诗,无以言”,光从这点来看,古诗文就非常值得孩子们反复读诵,坚持积累。

    诗人北岛曾经回忆自己小时候读诗,说过“多不解其意,幸好有音韵节奏引路”,随着能力和阅历的增长,曾经不能够很好理解的诗歌,也就自然而然地领悟了。

    当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一味地死记硬背,容易令孩子退缩。作为宁波市名师的顾可雅老师给家长支招。

    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习古诗文。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至关重要的,这里,要特别注意“感受”这个词,对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理解古诗文中的深刻内涵是存在困难的,那么就要带领孩子们进入具体情境中感受,再在具体感受中理解,也就是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之后,再解读体会诗人在诗文中展现的情感、精神等。

    我们熟悉的《凉州词》,其中一首是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这是首边塞诗。说到边塞诗,大都会有悲壮、苍凉之感。但王翰的这首《凉州词》非常特别,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诗人,23岁考中进士,写这首诗时还是一名运送粮草的官员,豪放洒脱,喜欢喝酒,与诗的内容相当吻合。如此解读,这首《凉州词》顿时有了画面感,而诗人王翰的形象也随之丰满生动了起来。

    要诵读感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活用

    “学习古诗文,不仅要诵读,感悟,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能活用,让孩子真正感受古诗文之实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毛东辉认为,家长和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还要思考,如何将古今贯通,并加以传承。

    在信懋小学,就有不少激发学生爱上古诗文的有趣招数,“比如,为诗人李白发一条朋友圈的,主题是‘如果没有我’,孩子们脑洞大开,有的说‘如果没有我,你们的成语词典里就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为这两个成语出自我的《长干行》。还有的说,没有了苏轼,就没有‘把酒问青天’;没有了李煜,就没有了‘一江春水向东流’……”顾可雅介绍,除了饶有趣味的班内活动,学校还通过探究古诗词中的节气文化,构建了《四时之美》古诗词课程,孩子们在古诗词中了解风俗、品尝美食、倾听传说,更学习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而每年举办一次的“信懋小学诗词大会”,更是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和成就。

    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这几年在古诗文学习上,所推行的活动,也相当有趣,“学生们通过“诗教微视频”项目化学习,撰写《古诗中的儿童游戏》《龙城飞将到底是谁》等小论文,以研究的视角来欣赏古诗,有的把感兴趣的诗文改编成剧本来演一演,把诗人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用心体验诗人的情怀,还有的,跟着诗文去旅行,游历了海曙楼、天一阁、史浩故居、屠呦呦旧居、千丈岩……把中华名胜古迹和广阔天地,作为学习诗歌的大舞台。”黄铁成认为,学习古诗文,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经典诗文中,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持的学习原则。”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